首頁>要聞 要聞
我國治理土地荒漠化:十年“雙縮減”是如何實現的?
沙地如何變草場?當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采用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的“草方格固沙種樹種草治沙技術”,并根據點播成活狀況適地選栽檸條、沙柳等苗木,恢復和修復植被效果顯著。目前,鹽池縣林地面積達425萬畝,生態環境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而在曾經風沙肆虐的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腹地,記者看到建設中的萬畝生態光伏基地,正徐徐展開實現沙漠增綠、企業增效、資源增值的良性循環的美麗圖景。
成片的光伏板猶如黑色的波浪在沙漠里蔓延舒展,下面形成以滴灌為主的紫花苜蓿和中草藥材連片種植帶,道路兩側形成防風固沙的連網綠化帶……
內蒙古磴口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袁海文說,在促進防沙治沙和保護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當地利用沙漠資源建設萬畝生態光伏基地,先后引進多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將現代農牧業和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種植等技術相結合,達到了“借光治沙”、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等多重效益。
就像這些烏蘭布和沙漠里的治沙人一樣,我國各地正在探索多種渠道給荒漠化治理注入產業動力,讓荒漠化治理變得可持續。
“全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區,土地荒漠化加劇貧困。”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說,“十三五”時期,我國努力實現沙區生態改善與農民脫貧的雙贏,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發展林業產業脫貧一批。
在中國“沙鄉”——甘肅省民勤縣,人工種植的沙生植物梭梭在沙漠邊緣翠綠連片,長勢旺盛。當地農民白會本說,過去一刮風沙,不但沒法種莊稼,風沙還會淹沒農田,甚至房子。而現在,種植梭梭不僅可以有效固沙,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10畝梭梭苗收入有10萬多元。
來自國家林業局的數據顯示,各地大力發展特色林沙產業,沙區經濟林果面積達540萬公頃。林果業的發展帶動了種植、加工和貯運等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沙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拳頭產業。
荒漠化防治仍任重道遠
盡管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了連續三個監測期的持續凈減少,“但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張建龍說。
據介紹,目前,全國仍有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2%,沙化土地面積172.1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7.9%。
記者了解到,在荒漠化土地面積占全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3.3%的內蒙古,局部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內蒙古荒漠化治理難度依然很大。”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總工程師車淑華說,條件較好的地方大多已基本治理,目前剩余的多為遠山大沙,立地條件差,治理難度大。此外,近年治理地區的植被剛開始恢復,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具有脆弱性、不穩定性和反復性。
此外,在我國林沙草產業發展仍處于探索和培育階段,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規模相對小,組織化程度較低,生態產業帶動當地經濟和農民增收能力還有待提升。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明確提出,今后五年中國將治理沙化土地1000萬公頃,力爭到2020年使全國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將得到治理。這一任務十分艱巨。
對此,專家建議,在防沙治沙過程中,積極鼓勵科技人員開展多部門、多學科、多層次的技術攻關,并加快生態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防沙治沙與生態產業發展良性互動,協調共進。(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