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對名校碩博進中學教書大驚小怪
名校碩博生爭當中學老師背后一個令人焦慮的問題是:教育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平衡。與名牌高中的“火爆”相反,很多小城市、縣城、農村的中學招聘,難以吸引到優質畢業生。
這兩天,一條人大附中招聘中學教師的消息在朋友圈“走紅”了。在今年人大附中招聘教師公示名單里,16人中有9名博士、7名碩士,其中3人是名?!昂}敗保渌艘捕籍厴I于北大、清華、人大等國內頂級名校。不少朋友不禁慨嘆,名校碩博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只能屈就中學去教書了。
其實,名校碩博畢業做中學老師,早就不是什么“大新聞”。猶記得六七年前,就有中科院博士來我的高中母校任職生物老師;而在三四年前,一位北大中文系的老師曾對我說,“要是我的博士能進北京名牌高中教語文,老師們都會替他高興!”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名牌高中,近年招收新教師的“門檻”升到了名校碩博,這種現象并不令人意外。
之所以輿論對此現象反應敏感,主要源于兩個心理:其一,在讀的碩博生有強烈的“代入感”,愈發對當前就業難感到焦慮、甚至絕望。畢竟,只有極少數名校畢業生才有機會找到好工作。其二,很多家長、中學教育工作者,對人大附中等名牌高中搶占各種資源憤憤不平。當下,中學師資力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各種優質資源被名校擇取,無疑是對普通中學學生的不公平。
在不少人看來,博士畢業進高校、科研機構本來是最優選擇,畢竟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未必適合潛心高精尖學術研究的博士去做,甚至會讓有些人覺得多年求學“書白讀了”。深究之,輿論揣測當事人心理時混淆了一對概念:高中老師和名校高中老師。
實際上,相比進入三四線城市的一些普通高校,很多博士更樂意在大城市的頂級高中教書。以北京為例,若能進入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校教書,不僅能解決北京戶口問題,在物質收入、社會地位、孩子教育、人脈等方面也前景可觀。另外,從歷史上看,“牛人”在高中教書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民國時清華國學院畢業的李鴻樾曾受業于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李濟等名師,畢業后回到故鄉在瀏陽公學、長郡中學等校任教。這樣的例子并非個案。在國外,即使歐美國家的名校博士畢業生,能進大學教書的也只是一部分人,博士畢業從事各種工作都很正常。從某種意義上講,名校碩博選擇當中學老師,也與中國基礎教育水平提高有關。相比之下,上世紀80年代大量崗位人才欠缺,大學生供不應求,反倒是社會發展水平不高的體現。
值得注意名校碩博生爭當中學老師背后一個令人焦慮的問題是:教育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平衡。與名牌高中的“火爆”相反,很多小城市、鄉鎮的中學招聘,難以吸引到優質畢業生。一方面,很多年輕人囿于現實因素不愿意從事中學教育;另一方面,普通中學教師待遇低、保障不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發展前景不好,這些因素都讓不少有“教師夢”的年輕人望而卻步。耐人尋味的是,與我們的常規印象不同,人大附中招聘的老師里,反而沒有師范科班出身的人,而在北京名牌高中,死板應付高考、“填鴨式教育”的路子早已被拋棄,但是,大量普通中學的學生依然要指望高考應試打“翻身仗”。這種校際、地域、城鄉的差距,又豈是簡單的求職和教育問題呢?(黃帥)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名校碩博生 中學教書 教育資源 名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