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文明旅游“小事”不可“小視”
人們有時候并非有意為之,只是不遵守規矩的人多了,也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這就成了群體的行為,給人造成中國人不文明的印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游作為調劑生活的方式。根據國家旅游局統計的數據,2015年我國共有41.2億人次國內或出境游,相當于全國人口一年旅游近三次。在中國國內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國內旅游消費、境外旅游消費上,中國均列世界第一。
與之相伴的,是國民旅游行為的不文明。隨處拋丟垃圾、排隊買票時插隊、博物館里大聲喧嘩、景區內刻字涂鴉、舉止粗魯專橫等行為屢見不鮮。雖然早在2006年,我國就出臺了倡導文明旅游的《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但10年過去了,這些仍常發生,令人遺憾。
很多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只是在一念之間,比如丟垃圾、刻字留念。有時候垃圾桶就在眼前,一些人卻視而不見,自己是圖了方便,殊不知給景區的清潔工作帶來很多的麻煩。刻字留念則是最常被人提起的旅游陋習,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刷“存在感”,“到此一游”成了國人游名勝古跡時的“標配”。
在出境旅游中,這種不自覺的情況則會造成更大的影響。不少人由于缺少對出境地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的認識,在旅游過程中和當地人產生誤解甚至沖突,給對方留下中國人不文明的印象。如果我們能夠入鄉隨俗,保持基本的禮貌,對自然和歷史懷有敬畏之心,尊重文化差異,則不至于如此。
不文明的旅游行為,說到底還是國民素養的問題。旅游中的一言一行,看似事小,體現的卻是個人的基本修養,出了國,代表的更是一個國家的形象,不可小視。由于旅游對于個人而言,進入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如果沒有自覺的文明意識,很難避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人們有時候并非有意為之,只是不遵守規矩的人多了,也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這就成了群體的行為,給人造成中國人不文明的印象。
這樣的情況無疑是令人尷尬的,也與禮儀之邦的國家形象不相符。文明旅游注重的是點滴的細節。垃圾桶在前,就多走一步;對方有禁忌,就多了解一些。多一點付出,減少的是陋習,增添的是文明,只有形成自覺的文明意識,我們才能玩得開心,游得順心。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文明旅游 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