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藝術類山寨協會離完全消失的日子還有多遠
截至2016年4月27日,民政部公布了5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共計427家,其中美術類有94家。在這94家社團中,書畫類更是占了絕大多數,而涉及各種將軍書畫類協會就有10家。
藝術類山寨協會離完全消失的日子還有多遠
名字一個比一個懸乎,名頭一個比一個響亮。有正規的“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就有山寨的“中國工藝美術師協會”,甚至“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協會”。或者打擦邊球,在“中國攝影家協會”上加各種外掛,如“中國數碼攝影家協會”“中國當代攝影家協會”“中國自由攝影家協會”等。唯恐沒有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的認可度高,就再加一個“國家”字頭,如“中國國家書法家協會”“中國國家美術家協會”。再或者“中國書畫家協會”,怎么也比單一的書協、美協內容多吧。或者就走名家或職業路線,如“中國職業書畫家協會”“華人國際書畫名家協會”等。
還有一種,不拼藝術家名頭,拼級別,比如加上“將軍”頭銜,“將軍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將軍藝術協會”“中國將軍書畫家協會”;怕重名?那就加前綴,如“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中國兩岸將軍書畫院”“中華將軍書畫研究院”;如果將軍仍不夠分量,再加上“部長”,如“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中國部長將軍書畫院”“中國將軍部長書畫研究院”“中國部長將軍書畫協會”……
名頭唬人、煞費苦心,其實不過是文字游戲。“馬季有個相聲里說到‘宇宙牌香煙’,以后是不是會來個‘宇宙藝術家協會’?”藝術家何韻蘭表達的類似隱憂,諷刺的是當前所謂協會的泛濫現狀。這些協會從哪里來?誕生的原因是什么?何時能管理好?
注冊地管不了 活動地管不住
這些協會從哪里來?民政部黨組成員、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詹成付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解釋:“這些山寨協會主要是內地居民利用境內外對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的差異,在登記條件寬松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注冊,比如:美國、澳大利亞和我國香港地區等,就目前掌握情況來看,大多數山寨協會是在香港注冊的。他們在香港特區政府公司注冊處登記一個公司,下面再設立若干個分行,分行的名稱都冠以‘中國’‘中華’‘全國’等國字頭字樣,與國內合法登記的全國性社團名稱一致或雷同,說白了,這些山寨協會就是香港公司下面的分支機構。”而且“在香港注冊社團和公司非常方便,香港的一個地址可以注冊多個機構,北京還有專門的代理機構可以代辦注冊,只需幾千塊錢便可注冊一個山寨協會”。
至于為什么都喜歡用“中國”等字樣,更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中國字頭帶有政府色彩,容易獲得社會公眾的信賴,山寨協會就利用了這一點。另外,‘國字頭’可以在全國范圍活動,獲取的利益更大。”詹成付介紹,通常一個山寨協會的斂財手段被識破后,又會重新換個頭銜名稱繼續活動,哪個牌子好用就用哪個,這些山寨協會是依據境外法律法規注冊成立的,說它們非法不合適,但作為它們長期活動地的內地又沒有法律法規予以管理,形成注冊地管不了、活動地管不住的局面,導致亂象頻發。
中國美術家協會著作權維權辦公室主任朱凡對此類協會也是深有感觸,“現在的組織機構也是亂套的,各種協會五花八門,什么國際、世界的、全球的協會,還有打擦邊球的,比如弄個中國美術協會等,就是為了做商業。”而“中國美術協會”,這次赫然也在民政部公布的名單之中。
雖然已經公布了這么多的各種“山寨協會”,但在美術批評家、四川大學教授林木看來,實際存在的數量遠遠不止于此,因為有很多協會、畫院是沒有注冊的。“僅四川就有上百個畫院,甚至有的地市就有十幾個畫會,所以估計全國會有上千個類似的組織。有些組織只有幾個人,甚至一兩個人,自然就每個人都是什么主席、會長之類的。”
藝術評論家曹喜蛙介紹,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國家民政部門對社團協會的管理一直執行“批準制”而不是“登記制”,要求各個國家級的社團協會都由相關部委主管,負責人多是有關部門的退休領導兼職或掛名,形成各個社團協會半官方“權威”形象,客觀上滋生了一個新的權力尋租寄生體。“而在包括香港澳門等登記備案的機構雖說是‘離岸社團’‘山寨社團’,也不排除一些組織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心和責任感,但大多數是以牟利為目的,名頭越大欺騙性越大。不可否認的是對大多數組織、參與者來說是因為有利可圖,客觀上能提升其書畫潤筆和市場價格,尤其對基層不了解真相的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確實也有一定的欺騙性。”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藝術類 山寨協會 將軍書畫類協會 書畫類 山寨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