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公交卡“押金”是時候考慮取消了
一直以來,不少市民都有疑問,辦理市政一卡通收取20元押金是否合理?而據新京報報道,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出公告,指出目前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殯葬等行業,強制交易、濫收費用、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等行為十分突出。從4月起至10月,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其中,IC卡工本費高于成本將重點調查。
此新聞一出,許多人紛紛感嘆,公交卡“押金”亂象這次終于有人管了。
公交卡“押金”問題一直是民生領域的“痛點”之一。有媒體之前做過統計,按照目前的公交卡發卡數量,全國公交卡“押金”總額已達幾十億,在上海、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公交卡“押金”都是數億計。
然而,所謂的“押金”,一直都收得不明不白。押金,通常是指為防違約而預先收取的保證金,刷IC卡等于購買了車票,難不成購買車票還得交押金?當然,很多IC卡若損壞押金難退,此種押金其實就是卡工本費。若是這樣,那應看到,刷卡系統建設不僅是為方便消費者,也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如果都采取投幣的方式,對投幣的清點整理將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更不用說有殘幣、假幣的風險。換言之,公交刷卡系統是公交企業運營成本的一部分,沒理由讓消費者全部買單。
何況,這種成本還高得離譜,動輒二三十元,而此前有媒體披露,一張IC卡工本費約3元錢,押金高出工本費數倍。
近十年來,輿論對公交卡“押金”展開了一輪又一輪“追討”,從媒體報道到兩會討論,再到律師的信息公開申請,但這些反對力量并未使公交企業有所觸動。無論公眾怎么批評,公交卡押金都照收不誤;近幾年來,IC卡制卡成本一降再降,公交卡發卡量的增加使得攤薄在每張卡的系統運營成本不斷減少,但公交卡“押金”收取標準卻雷打不動。
由此可見既得利益之強大,而這恐怕不僅是公交企業的問題,一些地方、部門的角色同樣值得玩味,《新京報》就曾報道,2001年9月28日,國家頒布的《集成電路卡應用和收費管理辦法》要求,“(公交卡)押金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但十多年來,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卻沒有制定公交卡押金的管理辦法,這也導致公交卡押金的相關問題,如應按什么標準收押金、押金用于何處等,都沒個譜兒,進而致使濫收費認定存在困難,這也影響了消協、社會組織公益訴訟等途徑的責任追究。什么時候各地公交卡押金管理辦法能出臺,不能久拖不決。
這一次,工商總局高調向公交卡“押金”宣戰,能否終結亂象?各地公交卡真實成本多少,龐大的利息收入又到哪里去了?這些問題都需要明晰答案。得看到,“公交卡濫收押金”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若被查實,很可能違反《反壟斷法》的規定。
公交卡“押金”不僅需要降下來,這筆錢是否非收不可,眼下也是個問題。如前所說,刷卡系統建設是企業運營成本的一部分,就如超市會員卡一樣,本身就不該向消費者收費。二來,手機的發展已可實現刷手機坐公交,不易保管的公交卡,或許也該淘汰了。而讓公交卡早些走入歷史,所謂“押金”爭議也會盡早不復存在。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公交卡“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