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在線教師”貴過網紅誰當反思?

2016年03月28日 14:49 | 作者:鄧海建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曬出了一張某在線輔導老師的課程清單,2617名學生購買了一節單價9元的高中物理在線直播課,扣除20%的在線平臺分成后,授課老師一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這個薪資甚至超過當下火熱的網絡女主播。據記者了解,網傳的高收入是真實的。(3月27日中國廣播網)

一小時數萬元收入,從勞動報酬來看,這比網絡女主播要“紅”多了。這讓人不禁喟嘆:扎實提升教師勞動價值、彰顯優勞優酬的,竟然不是紅頭文件、不是節日殊榮,而是“互聯網+”。據說,目前某在線輔導平臺注冊的生源有1500萬,在線輔導課程囊括了初中、高中的語數外、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等共計8門課。可以想見,生源數量還會呈現幾何級增長,那么,按照馬太效應原理,優秀的“在線教師”恐怕還會在基數增長之下創造更為“天價”的輔導收入。

客觀地說,“在線教師”是三方得益的教輔范式:一方面,它為培訓機構節省了場地、管理成本,乃至于應付各種檢查與暗訪的“風險成本”;另一方面,參與輔導的老師也更方便,躺在被窩都能隨時輔導,且游走在“在職家教”政策邊緣,較為安全。更重要的是對于家長與學生來說,不需要風雨無阻去培訓中心上課,成百上千的課程經費一下子變成了幾塊錢、幾十塊錢,而且還可以精挑細選,性價比簡直就像坐火箭般飛速飆升。當然,對于輔導教師及培訓機構來說,這還是實現致富夢想的最好路徑——小時候,很多人做過一個夢,夢的名字就叫做“全中國,如果每人給我一塊錢”。這個夢,在“在線教師”類虛擬教輔交易中成為現實。只要基數大到一定程度,每人三五塊的“聽課費”,足以鏗鏘兌現“知識就是力量”的人民幣版。

盡管羨慕嫉妒恨,但勤勞致富并不是壞事。真正的問題在于以下兩個層面:第一,這樣的輔導,如果是在職教師參與,究竟該如何定性?第二,當在職教師于在線服務中“嘗到甜頭”,相較于一堂課數萬的收入,他還會在乎每月幾千塊錢的本職工作嗎?這些年,自上而下禁絕“有償家教”,但真相如何,看看各大城市培訓機構的招貼,怕是“天涼好個秋”而已。老頑疾,治不好,不過一個“錢”字。如今,“在線教師”令收益打滾兒翻倍,如何能一刀切地風輕云淡起來?

最值得反思的是,當社會機構創新出“在線教師”有償服務,公立學校的課外輔導卻仍停留在“自習室階段”。除了賺錢而備受詬病的“家校通”算是搭上了信息化的班車,為什么時間與精力都夠得上的各級學校,不肯在信息化教育中往前多走一步?試想,如果每個學校的優秀教師都能在網上義務為該校學生提供適度的在線輔導,家長和學生又何苦在千萬個培訓機構面前眼花繚亂而選擇困難?

有些市場,是學校不作為而拱手送出去的;有些開銷,是教育不擔責而被社會有價代償的。“在線教師”貴過網紅,該不該治理是一回事,最該教育主管部門反思的是:作為公共服務的教育,在“互聯網+”時代,步子是不是不要總跑得像裹腳老太太?(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在線教師”收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