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
共繪充滿活力的亞洲新愿景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
(2016年3月24日,海南博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尊敬的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同新老朋友再次相聚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對本次年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遠道而來的嘉賓表示誠摯歡迎!
就在兩天前,比利時發生了嚴重恐怖襲擊事件。米歇爾首相原本計劃出席今天的論壇并致辭。我們對遇難者家屬表示深切哀悼。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今天的博鰲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但放眼全球經濟,卻是乍暖還寒、暗流涌動。各位政府首腦、商界領袖、智庫和媒體精英云集博鰲,期待大家發表真知灼見,共繪充滿活力的亞洲新愿景。
時至今日,距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已近8年,但其深層次影響尚未消除,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之中,發達經濟體復蘇低迷,新興經濟體走勢分化;全球貿易繼續顯現下降態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金融市場波動不定,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增無減。亞洲發展不足、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不少國家目前又面臨出口下滑、債務規模擴大、經濟下行等問題,甚至一度出現貨幣大幅貶值和資本加速外流等現象。有人認為,亞洲經濟正處于近年來比較困難的時期。
盡管形勢不容樂觀,但信心不可動搖。歷經兩次金融危機洗禮的亞洲已今非昔比。大多數國家在壯大實體經濟、抵御金融風險方面積累了成功經驗,地區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去年亞洲經濟增長仍然快于全球,總量占世界的比重還有提升,貿易規模占世界貿易的1/3左右,仍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
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提出了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的重要倡議。本屆論壇年會主題是“亞洲新未來:新活力與新愿景”,我們就是要打造發展和合作的共同體。亞洲是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者。亞洲各國堅定信心,團結協作,就一定能克服困難,迎來光明的前景。在此,我愿提出幾點看法,與在座各位交流。
一是共同維護和平穩定。飲水思源。亞洲能夠在近幾十年里實現快速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保持了總體和平穩定。正如有諺語所說,哪里有相互間和睦,哪里就有生活的富裕。飽經滄桑的亞洲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貴。戰后亞洲發展歷程和經驗啟示我們,不管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我們都應該堅持睦鄰友好,不為一些小的摩擦和矛盾所干擾。對話合作才是“金鑰匙”。各國始終堅持平等相待、和平共處,努力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就可以夯實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石。
二是共同推動經濟增長。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占世界40%,過去一度貢獻全球2/3以上的經濟增量,在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了中堅作用,但這兩年遇到較大困難,一些國家經濟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出現負增長。亞洲作為新興經濟體最集中的地區,總體仍保持了增長勢頭。去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達到6.5%,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4%。因此亞洲各國要增強發展信心,激發內生動力和活力,為亞洲、也為世界經濟復蘇發揮更大作用。希望世界各國深化合作、同舟共濟,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采取更多的增長友好型政策,避免一些國家政策調整產生外溢效應。中方積極倡議籌建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愿與各方合作完善亞洲金融市場建設,避免再次發生大規模地區金融動蕩。
三是共同深化融合發展。亞洲的振興,不能有人掉隊。中方愿將“一帶一路”倡議與地區國家及區域組織發展戰略對接,打造規劃銜接、生產融合、協同跟進的地區發展新格局。中國愿結合地區國家的實際需求,提供性價比高的優質裝備和生產線,在基礎設施、工業設備等廣泛領域開展產能合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亞洲參與成員最多、規模最大的區域貿易安排,應力爭在2016年完成談判。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首先應服務亞洲發展中國家,優先支持地區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等項目,讓地區人民共享融合發展的紅利。
四是共同促進開放包容。開放包容是亞洲文化的根脈。亞洲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多樣并存、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幾乎所有的世界性宗教都誕生在亞洲。亞洲人民向往和平、和睦、和諧,正是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培育了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亞洲方式。亞洲國家間人員往來密切,僅每年相互旅游人數就達到數億人次。要用好各類交流對話平臺,拓展和深化人文交流,不斷增強亞洲的凝聚力。中方倡議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歡迎各國和地區組織積極參與。越是在地區發展面臨困難的時刻,各國越需要在友好傳統中汲取經驗,從共同追求中凝聚智慧,讓亞洲共識發揚光大。
五是共同激發創新活力。這是發展的關鍵所在。亞洲有48個國家,40多億人口,過去依靠亞洲人民的勤勞智慧,創造了“亞洲奇跡”。今天亞洲要保持繁榮發展勢頭,從根本上還是要發揮充足的人力資源這個最突出的優勢,激發人的潛力和創造力。有創新、有人才,亞洲才有新未來。我們不僅要通過加強教育和培訓,打造高素質勞動力大軍和人才隊伍,提高勞動生產率,還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利用“互聯網+”等新模式,搭建創新合作平臺,發展新經濟、分享經濟,共享創新經驗,形成億萬人的創新大軍、創造大軍,特別是使年輕人的豐富創造力和創意得以充分釋放,讓地區各國盡快走上創新發展、升級發展的增長之路。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與亞洲的發展休戚與共。各位朋友十分關心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借此機會,我愿意從怎么看和怎么干兩方面作簡要闡述。
首先是對中國經濟怎么看?去年中國經濟總量為67.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10萬億美元,一舉一動舉世矚目。同時,中國又處在結構調整優化的過程中,地區之間、行業之間走勢出現分化,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去年增速為6年來最低的情況下,中國又處在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各方看法有些差異是難免的。看中國經濟,一是看整體。去年中國GDP增長6.9%,增速比過去有所放緩,但仍居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這不僅是在高基數基礎上的增長,而且是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實現的。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平穩,并出現新的積極變化。我們推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措施的政策效應正在不斷累積。二是看走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00多萬人,居民收入增長超過GDP增速。今年1-2月就業形勢基本穩定,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1%左右,和去年基本持平。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均保持較快增長。內需持續擴大,消費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消費和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能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這標志著增長質量在改善。三是看長遠。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收入仍處于世界的中等水平,這本身是差距,也是潛力,尤其在中國的中西部還有巨大的空間和回旋余地。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推進過程中,改革動力強,內需有空間,發展有韌性,創新有手段,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也不會改變。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李克強 博鰲亞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