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臺經濟轉型出路:西進還是“南向”?
臺經濟轉型出路:西進還是“南向”?
擔心受“紅色產業鏈(指大陸建成的自我供應生產體系)”影響及過度依賴大陸經濟,臺灣候任“閣揆”擬于“5·20”后轉型臺灣經濟。
而這個轉型計劃原則是疏離大陸,將臺灣產業的轉型與東盟、南亞國家做緊密聯結。不過,島內外專家和企業界對于這樣的轉型卻并不看好。
■臺灣經濟隕落的20年
“第一次來大陸時,我接觸的一位縣委書記,他的工資當時還不到500元人民幣,但那時的臺灣一般人的月收入已經達到4000元人民幣左右,而且那時候的錢比現在要值錢得多。”回憶起上個世紀80年代末來大陸做生意時的兩岸經濟發展對比狀況,臺商林清水至今記憶猶新。
在林清水印象里,當時大陸絕大多數城市不太像城市,很破爛,高樓大廈幾乎沒有,哪怕是較高級的大陸領導干部,能坐上上海牌轎車的人,當時在很多人眼里那肯定是“高干”。“其時只相當于大陸一個小省的臺灣,GDP總量卻很大。”如今只經歷了短短三十年,林清水不敢相信兩岸發展不僅倒了個個兒,而且曾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今天整個GDP卻只相當于大陸的一個省的總量。
林清水說,臺灣歷來就有重農思想,由于臺灣氣候屬于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加上臺灣的土地土壤肥沃,成為臺灣上個世紀優先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先天條件,而當時的蔣經國在臺灣經濟發展的思路上也是先振興農業,再以農養工。農業的發展讓臺灣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
不過,中國古代就“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傳統。在發展農業穩定臺灣的同時,20世紀50到70年代的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革命使發達國家生產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工業,為臺灣以出口為導向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林清水認為,臺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大陸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這樣特殊的區位優勢,也讓臺灣地區認識到,要發展經濟唯一途徑就是做來料加工的出口型工業。于是那一階段,臺灣企業從日本進口生產資料,向美國出口工業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系。而這樣的模式讓臺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托,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由于臺灣地區把握了西方向東南亞發展中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并利用本地“價廉物美”的勞動力進行加工與國際貿易,成為繼日本之后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之一,也成為包括我國香港地區,與韓國、新加坡這四個當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不過,這樣的發達在臺灣地區至少持續了近20年。作為親身經歷著,林清水至今還記得,1997年的一場席卷亞洲的金融危機讓臺灣繁榮開始出現凋敝。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給臺灣帶來的巨大沖擊包括臺幣貶值,出口衰退,失業率大幅上升……除此之外,當時臺當局拒絕“三通”和直航,使兩岸的經濟關系沒有快速發展,臺灣產業和民眾孤守一島,斷了許多生路。
臺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認為,由于當時臺灣島內生產成本的上升與投資環境的惡化,大陸正積極走改革開放道路,加上大陸廉價勞動力和龐大市場讓大量外資從臺灣轉移到大陸,島內企業也趁機逐漸將生產基地轉向島外,尤其是大陸,使得臺灣經濟運行模式發生重要變化,從原來的“三角貿易”轉變為“四角貿易”,由原來的“海外接單,島內生產”,變為“海外接單,大陸生產”,或者“大陸接單,大陸生產”,結果是臺灣外貿出口增長與外銷接單增長脫節,出口增長放慢,曾被臺灣驕傲地稱為“世界工廠”的地位也轉移到了大陸,“亞洲四小龍”從此開始隕落。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臺經濟轉型出路 紅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