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香港養老調查:社會辦院政府買位 居家養老精準服務

2016年03月17日 16: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有統計顯示,香港65歲以上老人只有4%愿住養老院,但實際6.8%住進去了,遠高于發達國家3%—5%的比例。主要原因是老人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而且香港養老產業比較發達。全港共有700多家養老院舍,遍布港九新界離島,共提供宿位7萬多個。

文化村專業護理安老院就設在西環昌寧大廈的一樓、二樓,屬于中高檔,功能類似療養院,里面設施齊全,環境整潔,現住80位老人,日常生活大多需協助。為了居住的私密性,有限的空間被隔成每人一間的小房,墻上貼了親人的照片。住的面積不大,但該有的都有,包括醫療床、電視、電話,有無線網絡、24小時冷暖空調。記者看到,兩位拄杖老人在大廳交流康復技巧,有護士正給一位輪椅上的老人鼻飼。曾任護士的院長蕭映霞告訴記者:“公立醫院常派醫生(訪問醫生)來巡診,我們每周再請私家醫生上門看病,老人有急病,職員也會帶去醫院。還有,這里吃得好,少吃多餐,每天5頓,多了下午茶和宵夜哩!”

香港養老院舍一般規模不大,床位少的20多張,多的幾百張。“文化村”收費每月1萬港元左右,根據每位老人不同的照顧需求而定。相對于香港高房租,這個收費不算高。該院由一家文化科技企業興辦,老板有服務社會的情懷,辦院不以營利為目的。蕭映霞說:“這里是老板的自有物業,收費才能集中用在提升服務上。如果租房辦院,成本要高很多!”

社會辦院 政府買位

“文化村”是社會力量辦院舍的一個縮影。香港慈善機構、企業和人士關心老人福利,對養老事業的參與度相當高,大大分擔了社會安老之責。

歷史悠久的東華三院,在開辦20余家護理、護養安老院之余,積極服務“居家老人”,在全港各區資助開辦長者中心等。另一老牌慈善團體保良局,轄下有12家安老院舍,還辦了多所長者支持中心、日間護理中心。不少私人捐建的安老院舍,以捐助人的姓名直接命名,例如戴東培護理安老院、郭羅桂珍護老院等。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救世軍、鄰舍輔導會、博愛醫院等各有數家安老院,提供政府資助宿位,供經濟能力較低的老人優先使用。

社會參與并不意味政府的缺位。事實上香港政府對安老服務投入很大,管理到位。社會福利署一年的安老服務預算是66億多港元,而且撥款占比逐年上升。

政府資助如何實施?通常是批出地皮并負責建設,再以合約形式外包給機構負責日常運營,政府為符合條件入住的每位老人提供大約每月1萬港元的補貼,個人只需支付1000多港元。申請者需全港統一排隊。由于宿位供不應求,排隊達3年之久。

1998年開始,香港政府向私營院舍購買部分床位,同時促使私營院舍提升服務素質。一所養老院如果30%由政府買位,另70%自營床位也必須按較高標準來運營管理。老人要住買位院舍,也需排隊。

創辦于1989年的松齡護老院集團,9所院舍都列入政府買位院舍,集團共有1200個床位,400多名員工,人手相當充足,政府評估為甲級買位院舍。

香港民間如何申辦養老院?牌照的審批和監管由社福署負責。條例規定具體明確,對樓宇面積、防火通道、設備等硬件要求很細,建材要防火,連房屋采光都有要求;人手方面,職員與住者的比例、需配備多少注冊護士與社工,規定很嚴。對合規的開辦申請,1至3個月內發牌照。之后經常被巡查,達標的才能續牌。

養老院收費,平均每月七八千港元,各類院舍各有不同。提供養老院配對中介服務的“長者家”負責人表示,全港養老院收費4000至2萬港元不等,貧困老人可申請政府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來交院費,綜援分不同等級,從4000多到7000港元不等,最高額的是傷殘老人。不同老人進入同一院舍,收費也不同,這要看護理程度和床位等級。

香港政府對院舍進行精細管理。什么人可優先住進政府資助的院舍?十幾年來香港采用國際認可的“長者健康及家居護理評估”工具,由專業評估員全面評估,使有限的資源用到最迫切的老人身上。2003年11月起,實施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經登記和評估的老人,由社會福利署統一編配服務資源,包括進哪家院舍,住何等床位。

居家養老 精準服務

香港的安老政策“以居家養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后援”。全港65歲以上的老人約110萬,大部分選擇在熟悉的家中安度晚年。為做好服務,香港政府想了許多辦法,服務模式在實踐中愈發成熟。

長者中心被稱為居家老人們的“第二個家”。記者來到位于西營盤的西園長者中心,這里經常舉辦豐富的班組活動、社交聯誼,還有不定期的理發、體檢、一日游等,都引來“老寶貝們”爭相報名。638名登記會員中,半數80歲以上。經理黃美施說:“老人對這里的歸屬感非常強烈,有位100歲的婆婆天天都過來‘打卡報到’呢!”

類似的長者中心,香港共有200多家,它們受社會福利署全資津貼。西園提供的9項服務中,最有特色的是外展服務。黃美施介紹說,西園正通過外展服務發掘“隱蔽老人”(指與社會隔離、有需要時不會主動尋求協助的老人,多數為獨居)。中心義工或經熟識老友介紹、或經“街站”宣傳,逐一接觸這些老人,先與他們簡單交流、建立互信,再以電話或家訪形式,協助處理一些簡單生活事務,最后幫助他們走出家門,參加活動,拓展社交。

西園組織有專才的老人服務老人,很多義工也是老人。正在教舞蹈的導師就是一位15年的“老義工”,中心還有“針織婆婆”“太極婆婆”和“體操婆婆”等。

社會福利署還開設長者支持服務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日間暫托服務中心等,悉心照料“居家老人”。香港70歲以上的老人,可領取由政府資助的“長者醫療券”,每人每年2000元,用于身體檢查、護理及康復等。還有一項試驗計劃,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每月照顧老人滿80小時,可獲發2000港元生活津貼。

香港養老產業的另一招是人員專業化,目前從業者約3萬人,其中專業的社會工作人員(社工)約有一半。社工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注冊人員,服務專精,收入還不錯,社會認同度比較高。

全民退保 仍未破解

香港養老存在一個最大的未解難題,就是絕大多數人沒有固定的退休金。

2000年起,特區政府主導建立了強制性公積金制度,全港雇主和雇員必須各自繳納每月工資的5%,存入個人戶頭中交給第三方基金公司打理,到65歲法定退休年齡時,一次性支取本利。過去香港公務員有相伴終身的退休金(長俸),現在公務員也已納入強積金計劃。

香港政府的養老開支,目前主要用在綜援、老人津貼上,在整體財政收入中占比不算大,沒有背上長期大范圍發放退休金的重負,但同時也導致養老福利的整體水平仍較低。

現實中,大比例的港人養老積蓄嚴重不足。許多老人七八十歲仍要堅持工作來養活自己。在香港街頭,經常可遇到退而不休的老人。保安、銷售、清潔工、洗碗工、出租車司機等,老年人尤其多。記者住所的物業管理員,5人都60歲以上,他們十分敬業,服務禮貌周到。有的住在深圳,每天上班需轉幾次車,終年來回奔波。

近期香港圍繞建立全民退休保障的討論,爭議很大。有專家指出,雖然強制性公積金制度的保障并不充分,但避免了政府的巨大財政支出,而許多西方國家陷入福利陷阱,不得不推出延后退休年齡、增稅等措施。香港地方小,不具備大幅增稅的條件。全民退保雖然好,也是努力方向,但目前政府有顧慮,整個香港社會是否愿意為提高福利而增加稅收,尚無共識,還需從長計議。


編輯:趙彥

關鍵詞:香港養老調查 居家養老精準服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