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汕頭市政協委員建議讓人行道“瘦身” 避免汽車亂停
本報訊(記者 紀金娜 攝影報道) 近年來,我市人行步道及其路面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為行人行走提供了方便。然而,隨著汕頭市汽車擁有量劇增,道路負荷日益加重,停車泊位嚴重不足,導致道路兩旁的人行道成了汽車的停車場。
在市區華山路丹霞莊附近,記者看到不少私家車輛擠占在人行步道上,市民卻在車流的夾縫中穿行,十分不便。在長平路蘇寧廣場前,公交車站旁的人行步道更是全部被停滿摩托車,儼然一個“停車場”。而東方公園前的人行步道上,則被一字排開的小汽車占滿,路人根本無道可走,只能在機動車道中穿梭。小汽車一輛緊挨著一輛將東方公園團團圍住,蔓延到龍眼路口。據附近居民介紹,人行步道是被到附近大廈辦事、就餐的市民車輛所“占領”。
如何才能“拯救”人行步道?市政協港澳委員劉偉騰提出,汕頭可以學習香港城市建設經驗,根據人流量設置人行道寬度,既可避免汽車停放步道,讓人行步道真正“還路于民”,又可適當增加馬路寬度。
劉偉騰稱,人行道一般寬度等于一條行人帶的寬度乘以帶數,國內一般取每條行人帶寬度為0.75至1.00米,帶數由人流大小決定。我市大部分地方人流量不大,很多人流量較少的地方,人行道明顯過寬,自然成為汽車停泊場。汽車在人行道上橫停霸道,雖然行人相對較少,還是被擠占了行走的空間,行走困難,有的不得不走下馬路,大部分盲道還被車輛占用而形同虛設,不但擾亂了停車秩序,還增加了交通和治安隱患。有些人行道被沿路商鋪占用擺攤,劃地為牢,或者被占為他用,也和多余面積較多有關。此外,人行道的地基一般沒有馬路那么堅固,由于汽車開上人行道,很多人行道在汽車的重壓下,地磚經常被碾壓得破碎不堪,反復翻新加固都無濟于事,有損市容。
劉偉騰稱,香港的人行道都不很寬敞,有些繁忙地區甚至低于大陸標準,是因應市民乘車和行走的比例逐漸形成的,既滿足行人的基本需要,又盡可能增加馬路的寬度,滿足日益增加的車輛需求。汕頭市目前的人車比例,實際上也已經到了需要讓人行道歸還為馬路的時候了。
對此,劉偉騰建議適度減少人行道寬度。在人流量一般的路段,人行道寬度約等于一條行車道就已足夠,把多余的人行道面積改造,歸還為馬路,可供機動車行駛或劃為機動車泊位。此外,劉偉騰還稱,在減少人行道寬度以后,后續措施必須跟上。首先要適當升高人行道的路緣石高度或增設隔離欄。除少數必須的位置外,路緣石高度必須足以阻止汽車開上人行道;在車流量和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應該加設人行道隔離欄,既阻止機動車開上人行道,又阻止行人走下馬路。同時,加強人行道亂停車管理。管理應該和減寬同步,否則行人更加無路可走。建議由交警部門負責管理,才能徹底杜絕為逃避馬路停車罰款而把車開上人行道的現象。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人行道 汽車 寬度 步道 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