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青島:愛心墻上的慈善接力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記者楊春雪 崔元磊)通常,墻意味著阻隔。近日有一面墻卻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給寒潮頻襲的冬日帶來絲絲暖意。
在一堵色彩鮮明的墻上裝上幾個掛鉤,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多余閑置的衣服掛上,有需要的人也隨時可以將它取走。這個起源于伊朗的慈善創意近日通過互聯網傳播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國。
在山東青島老城區的一條小路旁的鐵柵欄上,就有一面這樣的墻。據該墻的發起人、青島市北區創益工場主任王蕾介紹,她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伊朗的創意,便和團隊在四天前打造了這面裝有15個掛鉤的墻。
起初,路過的人以為是賣衣服的,當工作人員喊道“如果你需要,免費帶走它”后,一些人圍上來,試穿合身后帶走。
負責清掃該街道的環衛工人劉大爺當場試穿了一條牛仔褲,王蕾于是隨手拍了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竟被青島市民大量轉發。
幾天時間,墻上的掛鉤就不夠用了,還有市民用床單裹著一大包衣服就送過來。隨后大家捐贈來的衣服就疊掛在墻后面的鐵柵欄上,鐵柵欄也掛滿了,衣服就被堆積在地上,截至31日下午,衣服已經多得把人行道都快堵上了。
這是王蕾不曾料想到的。她花了兩個多小時整理好上百件衣服,包括羽絨服、小棉襖、牛仔褲、夾克衫、圍巾……“疊了那么多衣服,手都是干凈的,很多衣服還是九成新,有的是剛剛干洗完連標簽都沒撕掉,”
“沒想到有這么多愛心人士,”王蕾說。如今劉大爺全身的衣服都來自這面“友善之墻”。在他的帶動下,其他街道的環衛工人也都紛紛趕來,各取所需。
青島的“愛心墻”并非中國首例。早在1月26日,河南駐馬店就有愛心人士發起制作了同樣功能的墻。幾乎在同一時間,這面墻從河南、山東一路南下至浙江、廣東、廣西。不少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為暖心的“愛心墻”點贊,認為這是“授人玫瑰”的善舉,很多人還建議在全國推廣。
“人們回到家會把衣服掛在衣架上,出門時穿上,而這面墻則是公眾的衣架,希望通過它給有需要的人以家的溫暖。”王蕾說。她認為,“愛心墻”使得受助人不僅僅是貧困者,可以是任何需要它的人,這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避免浪費。
王蕾在朋友圈里寫道,“友善之墻的本意是給需要的人留下尊嚴,是愛,不是施舍。”她解釋說,傳統意義上的公益,即使是將新衣服送到對方手中,對方往往也是以弱者的身份接受,而這面墻卻讓人以平等身份贈與取,這也正是這面墻的魅力所在。
中國公益研究院傳播中心主任江濤對此表示贊同。她補充說,傳統的舊衣收納箱需要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進行分類、整理,再去找尋有需求的人,而這種愛心墻更直接、簡單、及時地與有需求的人對接。
“無論是傳統的捐贈方式或是‘愛心墻’的方式,都是愛心很好的表達。”江濤說。
2014年底,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捐贈和志愿服務。
這面墻一路從伊朗傳來,互聯網功不可沒。公益正以更多元的形式、更快的速度傳播。除了借鑒國外的模式,江濤還鼓勵年輕人增強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探索新的慈善模式。
隨著衣物越來越多,江濤建議愛心墻的組織機構要考慮如何處理存余的衣物,以免放在外面落上灰塵,比如捐贈給邊遠地區,或者將活動開展到新的城市。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青島 愛心墻 閑置 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