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王長田: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IP身上
近年來影視業的高速成長令從事影視業的委員們受到了更大的關注,在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接受千龍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看好中國影視業的長足發展。
王長田 資料圖片
他指出,“電視節目模式引進是短期的發展現象,我們都是在一邊學習,一邊研發。只要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好的政策、有市場需求,中國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有足夠的素質、動力、能力去進行產品創新”。
圍繞影視業的發展前景,千龍網記者和王長田委員進行了深入的對話。
記者: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440.69億元之高,您怎么看待這個數字?
王長田:中國電影票房的增長,反映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發展潛力,以及觀眾對電影熱情的持續升高。但是如果我們去分析影片的結構會發現,在任何一個時點上,影片的水準都是參次不齊的,任何一個國家,即使是頭號電影大國美國,也是毀譽參半,有在藝術領域和市場上都有巨大突破的影片,也有水準很低的影片。
記者:您如何看待電影分級制?
王長田:電影分級制讓對內容模糊的、隨意的管理,有了更加明確的依據,是有利于對電影管理的,而且給內容生產企業有了申訴和維權的機會,有了這樣的標準,生產企業可以依據標準去提出不同意見,其實這是更有利于審查部門和生產企業的平等了。
記者:您覺得國家是否應該投錢建立藝術院線?
王長田:我不認為國家應該投錢建藝術院線,因為電影院不應該承擔無限的社會責任,不要讓電影院去解決所有問題。藝術電影不能因為貼著藝術的標簽,就認為票房一定要好,不好就責怪市場,因為好的藝術電影同樣可以擁有高票房。同時,有一部分藝術電影本身就是小眾電影,同理,一個好的商業片也不能非得強求市場肯定它的藝術價值,他們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所以說,藝術是相輔相成的,是去滿足不同人群的,各種藝術形式齊頭并進才是對的。
記者:您怎樣看待近些年了票房黑馬的不斷出現?
王長田:中國電影不斷出現票房黑馬會是以往和接下來相當常見的現象,這是常態化的,這是由于中國的電影市場在高速發展著。但是也要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絕大部分電影都是打了水漂,在電影院一日游、兩日游的影片也挺多的。
記者:中國的娛樂市場出現了大量復制國外娛樂節目模式的現象,您覺得中國的娛樂市場應該怎樣打破這種模式,找到自己的創新之路?
王長田:當中國娛樂市場準備還不充分的時候,而我們的觀眾對文化產品要求卻越來越高時,那么我們就可以借鑒、學習、引進國外的娛樂產品。例如電視劇,一開始中國受眾很喜歡看韓劇和港臺偶像劇,我們通過對他們的學習、借鑒、引進等過程,現在電視劇發展的特別好,甚至超越了他們。以前華語電影是香港電影一統天下,但是我們在不斷地打破它,直到去年,我們國產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60%。
電視節目模式引進也是短期的發展現象,我們都是在一邊學習,一邊研發。只要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好的政策、有市場需求,中國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有足夠的素質、動力、能力去進行產品創新,甚至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不用提出來,它自己也會去創新,因為只有創新才能活得更好,在市場化的環境下,這屬于內部需求。
記者:您如何看待IP熱?
王長田:我們要正確看到IP。如果這個作品是好的IP,比如說,它是一本好的文學作品、好的一首歌、好的一部話劇或者好的一部動漫,只要它是好的東西、好的概念、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形象,那么他就應該被更多的人知道,去拍成電影,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但是任何一個成熟的電影公司,不可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IP身上,原創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來源,光線不會糾結這個問題,只要是好的東西,原創和IP都可以,我們買了很多的IP,但是也做了很多原創,所以不必擔心原創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
記者:現在電影市場出現了大量跟風的現象,例如懷舊題材和青春題材特別多,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王長田:電影界出現跟風現象,我認為是不奇怪的。如果電影公司去跟風,拍出的影片仍然受歡迎,那表示是跟對了。但也有一種可能,就是跟完風之后,發現消費熱點已經過了,那么就賠錢了。其實這是個市場調節的事,當我們做為行業從業者來說,作品被跟風,有時候心里會不舒服的,但這就是市場競爭,很有可能后面的產品會超越你,那么這也恰好證明了跟風是有存在的價值的。很多時候,老百姓的觀點太過偏激了,看到跟風的電影,就開始罵,呼吁政府出臺政策管理,其實這是市場機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王長田 IP 影視業 光線傳媒 電影票房 電影分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