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最尷尬晚宴”呼喚心靈的突圍
與老同學們聚餐,這本是件高興的事,但菜還沒上齊,人卻跑了一半,其余的人則邊吃邊沉默,看起了《新聞聯播》。這是咋回事?12月13日晚,宋樵與幾位同學就參加了這頓“最尷尬晚宴”。宴席由前不久才辦完婚禮的新郎裴同學發起,受邀參加的4位同學都是當天沒去參加也漏送禮金的……(12月16日《重慶晚報》)
最尷尬晚宴所尷尬的絕不僅僅是參宴者,隔著十萬八千里正在讀新聞的你我也能感覺得到煎熬。我們產生共鳴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隨禮而產生的尷尬事幾乎天天上演,誰沒遇到過呢?不過,能感到尷尬其實也是好事,因為在這尷尬中,也許恰恰蘊含著心靈突圍的力量。
新郎說,“沉默的禮金”才最尷尬,重視同學情誼,為了日后見面不尷尬,才發起飯局;而參宴同學則感覺不是聚餐而是受罰,讓人寒心,以后咋交往?難道“罪魁禍首”是“沉默的禮金”?顯然不是。因忘記隨禮而產生的最尷尬晚宴只是人情異化的一個小注腳而已,社會的“禮奴”困境才是根本原因。
當禮尚往來的“禮”可以和金錢劃等號的時候,當人際關系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時候,隨禮就會成為整個社會難以承受的尷尬。有人發電子請柬附銀行賬號,有人收完禮金后拉黑未婚好友,有人隨禮“打白條”……哪一個不是尷尬得要死?人情異化至此,真是愧對祖宗。
改變社會風氣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政府的引導也需要一個過程。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只能淪為“禮奴”。尷尬也是一種突圍的力量,既然我們都感覺生活已被變味的禮金“綁架”,難道不該主動一點、勇敢一點,去追求釋然的生活嗎?遇到“沉默的禮金”,漏送者補送,坦然笑納;漏送者一忘到底,不如糊涂到底,人生難得糊涂嘛。
說到底,要實現心靈的突圍,需要我們的內心再強大一點、淡定一點、從容點。從根本上說,人情異化源于我們把金錢看得太重,將金錢當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即使物質生活豐腴精神世界也容易被污染。我們無法左右社會風氣,但完全可以主導自己的內心、控制自己的情緒,何必受“人情債”驅使徒增煩惱呢?
最尷尬晚宴呼喚心靈的突圍,除了豐富自己的內心,別無他路。(陳廣江)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最尷尬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