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第二次全國高校統戰工作會議代表發言摘登(下)
浙江大學———構建平臺 健全機制 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作用
近年來,浙江大學黨委高度重視黨外代表人士工作,構建平臺,健全機制,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作用。我們的做法是:
重視固本浚源,實施“三一”黨外代表人士培養計劃
針對學校統戰工作實際,浙江大學提出并積極實施“三一”黨外代表人士培養計劃,即:重點培養10位左右旗幟性黨外代表人士、100位左右黨外代表人士、100位左右年輕黨外代表人士后備人選。有意識地安排黨外代表人士進入校院兩級班子,把素質過硬、符合要求的黨外代表人士放到正職崗位上歷練成長。目前,學校有2位黨外人士擔任副校長,60多位黨外人士進入中層領導班子,其中三分之一擔任了中層正職。積極向黨派中央和省委會推薦優秀人才,黨外代表人士中有87人擔任了黨派中央和省委會委員,其中有3人任黨派省委會主委。近三年有10位黨外代表人士到省級機關掛職。經過幾年的努力,已涌現出一批政治堅定、業績突出、群眾認同的黨外代表人士。
堅持“三個納入”、實現“三個共同”,推動黨外代表人士工作機制創新
制定出臺浙江大學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實施意見,對黨外代表人士的發現、培養、使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規范和要求,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機制。
堅持“三個納入”:將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納入校院兩級黨委的重要議事日程、將黨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養納入學校干部培訓的統一計劃、將黨外代表人士的推薦使用納入學校干部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
實現“三個共同”:組織部門和統戰部門共同物色選拔、共同培養教育、共同督促檢查。此外,定期在黨外人士中專項開展推薦學校中層后備干部工作。校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抓黨外代表人士工作,黨委分管領導牽頭組織學校相關部門逐一與院級黨委梳理選拔優秀黨外人才,分工聯系,給予重點關心培養。
構建“四個平臺”,促進黨外代表人士作用發揮
構建教育引領、履職盡責、議政建言、宣傳展示四個平臺,暢通知情明政、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民主監督、社會服務的渠道,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作用。
構建教育引領平臺,團結黨外代表人士樹同心思想、擔歷史責任。制定教育引領計劃,選送優秀黨外代表人士到中央、省社會主義學院學習,舉辦每年2期的全校黨外代表人士培訓班。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干部與黨外代表人士保持經常性聯系,主動與他們交朋友,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解決問題。創辦“浙大統一戰線論壇”,討論交流“加入民主黨派為什么、黨派的歷史責任是什么、我為浙大做什么”。團結黨外代表人士樹立同心思想、牢記歷史責任、強化使命擔當。
構建履職盡責平臺,支持黨外代表人士創一流業績、促改革發展。支持黨外代表人士立足本職建功立業,鼓勵黨外代表人士圍繞黨和政府工作大局及社會熱點需求,組建高層次黨外專家隊伍,開展資政建言、科技對接、醫療服務等活動,黨外專家各盡所長,為一流大學建設和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黨外代表人士以培養時代高才為己任,關愛學生,業務精湛,近三年“浙江大學心平獎教金”獲得者中黨外人士占到了42%。無黨派代表人士、校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楊華勇院士主持的“盾構裝備自主設計制造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經過持續12年技術攻關,實現了盾構的中國制造及產業化,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農工黨浙江省委主委、浙醫二院姚克教授創辦了全國首家“汽車眼科醫院”,19年來上山下鄉為白內障患者進行手術,連續5年親赴西藏等邊疆地區為少數民族眼病患者開展治療,至今已行程30余萬公里,免費幫助4000多位患者重見光明。
構建議政建言平臺,推動黨外代表人士集智建諍言、聚力獻良策。學校黨外人士中,有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77人,省政府參事、文史研究館員和特約人員40多人,他們關注國計民生,在各自平臺上積極參政議政,參與民主監督。如36位黨外省政協委員近三年提案就達到了117件。建立“黨派建言”制度,制定出臺《工作規則》,已呈報《黨派建言》59期,有相當數量的建言被學校采納。很好地發揮了黨外代表人士民主決策的“思想庫”作用。
構建宣傳展示平臺,幫助黨外代表人士發出好聲音、凝聚正能量。通過“浙大統戰”內刊、“浙大統戰”網站、“浙大統一戰線”微信公眾平臺和社會公共媒體準確傳遞黨外代表人士心聲,及時報道黨外代表人士事跡,發揮黨外代表人士典型示范的“領頭雁”作用。編撰出版《浙江大學民主黨派簡史》,以文傳史,傳承同心思想,以史載道,深化政治交接。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高校統戰工作會議 代表 發言 黨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