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海宴《瑯琊榜》:網絡歷史小說中的智謀與情懷
《瑯琊榜》中,梅長蘇和靖王從分裂到融合,為焦慮中的當代青年提供了一條路徑:以世俗的方式獲得世俗的承認,為最終實現理想爭取機會。這條路徑的另一面則為現實中的挫折和失敗找到了理由:平凡如你,不是沒能逆襲,而是那些手段你不愿去做罷了。
《瑯琊榜》與《甄嬛傳》的關鍵差別在于,后者講述的是“無情”的勝利,前者卻回歸到了“有情”的勝利。《瑯琊榜》在“勝利之后重寫規則”這一點上開拓出新的天地,打開了作品的格局。
《瑯琊榜》在網絡文學的江湖地位,和主人公梅長蘇“麒麟才子”、“瑯琊榜首”之名頗為相似。這部當年就曾獲得起點中文網架空歷史類年度最佳小說的作品,時隔8年,依舊盤踞于網站的總榜之上,而且隨著同名影視的熱播,逐漸演變為整個社會普遍探討的文化現象。這部被譽為“朝堂權謀,巔峰之作;赤子之心,永生不息”的網絡小說,究竟是如何在架空的歷史中,用權謀重構正統,用情懷紓解焦慮?
梅長蘇作為“赤子之心、情義千秋”的化身,甫一出場便揭示了自身撥亂反正的重任。既然要重定正反,首先就要揭示嚴整表面下的亂象。梅長蘇初入京城,看到的是朝堂之上,梁帝精心謀劃的制衡局面:太子已立,生母越貴妃寵冠群芳,有戶部尚書與一品軍侯暗中支持;譽王爭權,背靠皇后六宮之首,亦有慶國公與秦般若為其出謀劃策。太子自詡正統,譽王自稱賢德,朝局中的每個人都標榜守衛正統、匡扶大義。而他們號稱的“正統大義”,其實已被各種算計所架空。
所謂遵守的規則,不過是弄權的幌子。為了皇位,兩方勢力勾心斗角、互有牽制,梁帝則在權術的平衡中獲得至高無上的威權。梅長蘇看準了這一點,挑動譽王與太子展開辯論,揭示越妃待遇超常、禮道缺失,譽王也不過是出身低微的祥嬪之子,兩人同為庶出,卻都以嫡出身份自居,大梁表面的風平浪靜之下,已是波瀾暗涌。
嫡庶之亂只是開端,謀逆上位才是高潮。太子廢,靖王起,倒臺的譽王不甘心政治生命的結束,不惜謀逆,拼死一搏,最終仍然不免徹底失敗?;首又\逆,以下犯上,大梁朝野震動之外,幾十年前的往事也浮現出來:“在梁帝的一生中,他曾經經歷過兩次這種規模的叛亂,前一次他是進攻者,而這一次他成為了別人的目標?!弊鳛榉饨ㄍ醭y治者的梁帝,自身就是通過叛亂謀反而上位的。他先背叛了倫理綱常,也就不相信這份倫理綱常能繼續庇佑他。因而登基之后敏感多疑,心狠手辣,看到祁王勢力日漸強大,恐懼之下,借夏江和謝玉之手鑄成祁王謀反一案,將自己最賢良的兒子和曾經輔佐自己上位的將軍送進地獄。兔死狗烹、親父殺子,“正統大義”就是在這一刻,徹底宣告瓦解。
純直如靖王,曾經相信祁王謀反只是受到陷害、父皇殺子只是受到蒙蔽,但在梅長蘇的條分縷析中,他才深刻地認識到,祁王與林帥的慘死是個必然會發生的結局,如果不是言侯早早退出廟堂,這個輔佐父皇奪權的老臣同樣不能幸免。曾經以為證據確鑿便能沉冤得雪,然而事實是,那個“青天大老爺”正是“幕后大BOSS”。
梁王朝的“亂”已成定論,而梅長蘇的“正”卻愈加可疑。梅長蘇早在扳倒謝玉之時,就未曾顧忌視自己為朋友的蕭景睿,與靖王為赤焰翻案,不再講究“君臣父子”,更不用說“忠君愛國”,恰恰相反,他們拿捏住梁帝的七寸,在壽宴上,撕掉了這個王朝身上最后一塊遮羞布。
赤焰得以平反,靖王登基理政,但是清明并未終止權謀。《瑯琊榜》的結尾,祁王的遺腹子庭生已經長大,面對靖王的幼子,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安皇瞧痫L了,而是在這宮墻之內……風從來就沒停過”。在這個充滿權謀斗爭的故事中,“光明”不過是暫時休戰,無論是太子、譽王、梁帝口中的“正統”,還是梅長蘇與靖王聲稱的“忠義”,都已經在輪回般的命運中變成空洞的能指。
《瑯琊榜》所獲得的熱烈追捧,究其根源,并不在于主題標榜的忠義家國,而在于主人公的逆襲復仇。林殊出身顯赫,少年得志,卻被陷害瀕臨絕境、死里逃生。化身梅長蘇的他變為草民、布衣,憑借驚人智計攪動朝野,令天下變色。梅長蘇的無所不知難免“杰克蘇”(同人文中虛構的完美男主角)之嫌,然而開外掛、金手指,為何在小說的情境中卻并未令人厭煩?
這份天真盡失、冷靜理性的智與謀,不是憑空獲得,而是源于作為前世林殊的痛與仇。全軍覆沒、滿門抄斬,為梅長蘇這一世的所有附加技能取得了合法性,也在情感的基點上獲得了讀者的全面認同與自我投射:梅長蘇表面上是平民,這是與讀者的“合”,實際上仍舊是能力超凡的奇才,這又是與讀者的“離”,再三分分合合的確認之中,最終與普通讀者的日常經驗取得了共鳴。
而耿直不屈的靖王與足智多謀的梅長蘇看似截然不同,實則卻是一體兩面。梅長蘇也曾經是無憂少年,但是陰謀和誣陷讓他褪去了單純青澀,開始學會冷靜籌謀他的復仇之路。靖王雖然不善變通、潔身自好,但是對奪嫡與治國也并非沒有期待。他們兩人互為表里,在與另一個自己相對時總會下意識地回避躲藏。梅長蘇假裝冷面冷心,靖王假裝無欲無求,兩人互相試探周旋,時時處于擰巴的狀態。一直到靖王得知赤焰真相時,才第一次對梅長蘇有了源自內心的請求。這是梅長蘇與靖王相互交底的過程,更是兩人相互交心的過程。當他們終于相互認同,不再對彼此偽裝,而是因共同的目標,對梁帝開啟偽裝模式時,整個故事才進入真正的高潮。
梅長蘇與靖王的分裂與融合,實則是當下現代人內心境遇的一種折射。網絡文學的這批讀者成長于中國社會劇烈轉型期,他們自幼接受啟蒙主義的熏陶,懷有改造社會、邁向現代的理想,然而成年后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后啟蒙時代”。如何在“秩序既定”的時代獲得成功?梅長蘇的權謀,是靖王不屑為之,卻又不得不為的策略,靖王的清明,是梅長蘇不敢面對,卻又珍惜維護的理想。梅長蘇和靖王從分裂到融合,為焦慮之中的當代青年提供了一條完滿的路徑:以世俗的方式獲得世俗的承認,為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爭取機會。而這條路徑的另一面,則為現實生活中的所有挫折和失敗找到了一個合法的理由:平凡如你,不是沒能逆襲,而是那些手段你不愿去做罷了。
靖王所代表的清明理想必須通過梅長蘇的權術計謀才能夠實現,這是傳統主流話語所隱藏的“痛點”,是千百年來能做不能說的“厚黑”。而梅靖二人對抗太子、譽王,“用你的方式戰勝你”則是網絡文化中的“爽點”。
然而,“用你的方式戰勝你”不是結局,“戰勝之后重寫規則”才是關鍵??陀^來講,《瑯琊榜》寫權謀并不夠勁,梅長蘇并沒有碰到一個真正的敵人,所有讓他進退維谷、猶豫不決的都不是敵手,而是自己,不是權謀,而是感情。梅長蘇愛惜羽毛,不愿坦誠身份,希望靖王心中的小殊仍舊是天真無邪的模樣,于是甘愿被誤解、被懷疑、被試探。隨著赤焰真相浮出水面,靖王終于和梅長蘇合而為一,共同在“情”的驅使下,突破自身安危、擱置奪嫡大業,甚至知道可能無功而返,仍舊選擇“要查”。這份勝利之前的鋌而走險,正是用“情”解構了“權”,完成了文本自身的反轉。
《瑯琊榜》自稱男版《甄嬛傳》,都呈現了既定的規則與威權下個體的生存與掙扎。小人物在板結社會中四處碰壁、陷入絕境,最終選擇更壞、更狠、更無情,用敵人的方式戰勝敵人。然而兩者的關鍵差別卻在,后者講述的是“無情”的勝利,前者卻回歸到了“有情”的勝利?!冬樼鸢瘛返姆磁煽坍嫴⒉槐取墩鐙謧鳌费庳S滿,主人公的無所不知、外掛全開也常常遭人詬病,但是卻能在“勝利之后重寫規則”這一點上開拓出新的天地,打開了作品的格局,從而在這種“以自己不認同的方式取得成功”的滄桑感、悲劇感之后,獲得“破除不公、重建天地”的崇高與升華。
對于《瑯琊榜》來說,“家國忠義”只是皮相,“權謀斗爭”才是爽點,“情義千秋”則完成了最終的升華。既然宏大敘事愈加可疑,從來沒有真正的正統可言,所謂規則也不過是勝利者制定的,那么,就讓我們“以對手的方式戰勝對手,然后重訂規則”,為我們在殘酷現實中必須割舍的情義,尋求一個可以安然存放的明天。
■鏈 接
作者簡介:
海宴,供職于一家房產公司,閑暇時居家寫稿,筆名取“海鮮宴席”之意。《瑯琊榜》是她迄今惟一一部網絡小說,走紅后堅持不簽售、不采訪,保持低調。近日,電視劇《瑯琊榜》在北京、東方兩大衛視首輪熱播,引起轟動。
網友評論:
林殊、梅長蘇、蘇哲,明明是同一個人但每次名字的變換就是一段不一樣的人生。對于少帥看得太少,只覺得是個意氣風發的一代英才;而蘇哲,有太多的顧慮、太多的算計、太多的忍耐,總是讓人心酸;最愛的還是梅長蘇,那個以照殿紅待客,為了傷情的少年彈琴,帶著富家公子到小巷深處用餐,閑來無聊盜上一回國書的十四州的宗主,那個會帶著溫和的笑意,慫恿豫津和景睿賽馬的江左梅郎。
——hideko1213
靖王個性冷硬并且不受人矚目,梅長蘇病殘之軀而機謀百出。書中不時鋪陳而又未盡詳述的那個英才濟濟、虎嘯龍騰而又充滿著深深袍澤之情的祁王府時代。歷史中,哪怕是架空的歷史中,不可能有這樣一個銳利、團結又溫情的年代,于是作者巧妙的讓它成為文中一段未及塵埃落定的過往,并讓兩位主人公如那段輝煌歷史的余燼般閃著溫暖又令人扼腕嘆息的光。
——玄學士
宮廷陰謀,父子之間、君臣之間,忠誠與背叛,永遠是最難說盡的話題。不管你會不會謀反,只要具備謀反的能力,就已經是罪過了。賦予臣下、皇子權力的皇帝就毫無過錯嗎?說他心胸狹窄,倒不如說既沒有識人之明、任人尺度,更沒有自省,只是一味猜疑??瘫」讯鞯牧旱?,說來才是該背負最大的責任的人吧。
——五只棱角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海宴 《瑯琊榜》 網絡歷史小說 智謀 情懷 梅長蘇 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