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從皇宮到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開放記
故宮博物院門前游人熙熙攘攘,車來車往。神武門門洞上“故宮博物院”五字為李煜瀛于1925年手書,原為木匾,后改為石匾。門前交叉的“青天白日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表明該片拍攝于1928年北伐成功至1937年北平淪陷之間。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的國民軍將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圖為瑜、二太妃的箱籠運出神武門。
今年10月10日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大日子。加之一個月前隆重開幕的“石渠寶笈”書畫特展,公眾對故宮的關注度持續升溫。據說,觀眾要看一眼《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得在武英殿門口排6個小時的隊。此等火爆場面,在故宮博物院建院的歷史中,恐怕只有90年前開放首日,才能媲美。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皇宮大內,突然要對普通老百姓開放。這個消息在當時的轟動程度,恐怕非今人可以想象。
1924年11月5日,溥儀被鹿鐘麟轟出了紫禁城。很快,清室善后委員會就開始了對故宮國寶的點查工作。清王朝覆滅后,故宮中的偷盜行為極為猖獗,幾乎發展到無人不偷、無物不可偷的局面。除了太監們順手牽羊外,溥儀也多次以賞賜溥杰為名把許多珍玩、字畫盜運出宮。這些珍寶的流失,使清查工作極為不易。為保安全,善委會制定了一套《點查清宮物件規則》,《規則》規定點查分組進行,每組由執行部和監視部兩批人馬組成,監視部人員由軍警擔任。每個小組每天去哪間宮室點查,都由委員長在前一日制定;每組成員不固定,由當天抽簽決定。每組人員排定后,需要在辦公處簽名,并佩戴徽章,全組一起行動。點查物品時,由一人唱念物品名稱、件數、附件和需要記錄的細節;一人登記在冊;一人根據登記編號寫好號簽,貼在物品上。遇到特別貴重的物品,必要時還要攝影,乃至用顯微鏡仔細觀察,詳細記錄,以防止今后有人偷梁換柱。物品點查后,必須擺回原位;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得把物品帶出室外。還有一人專門負責記錄全組的點查情況,包括人員是否更換,哪些物品還沒有查之類的雜事。這些規定,即便從今天的角度看,也堪稱嚴密。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式雖然當天下午2時才舉行,但是早上8時,神武門前就已人頭攢動了。那一天,北京城真正可說萬人空巷。在汽車還是稀罕物的當時,北京城竟堵車了。故宮博物院元老吳瀛的車堵在半路上,好幾次動彈不得。故宮里面,更是人滿為患。吳瀛帶著家眷堵在坤寧宮東夾道里,排了兩個小時隊才進去。當天,那志良被安排在外東路的養性殿照料。這里陳列的是大婚圖、南巡圖。精美的畫面看得觀眾都挪不動步了。前面的停住不走,后面的不斷涌入,展廳里擁擠不堪。那志良扯著嗓子嚷:“門口的人往外走,讓后面松動松動。”可是根本沒人理他。他記得,不少觀眾雖然努力伸脖子想看一看,可什么也沒瞧見就被人流給擠出去了。幸運的是這么個擠法,故宮的展廳里居然沒出什么意外,只有個把欄桿被擠斷。
幾百年來,近在咫尺卻神秘無比的皇家大內向老百姓敞開了大門,普通人從此有機會看到那些巧奪天工、氣勢磅礴的宮殿樓閣以及技藝精湛、琳瑯滿目的書畫珍藏。從此,故宮也由皇家禁地正式變身為一家專業的博物院。
(靳曉萌/文 圖片部分由愛歷史提供)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故宮博物院 皇宮 博物館 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