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回應百姓期待 爭取最大公約數
西安市未央區政協基層協商民主的探索與實踐協商就是說話,就是商量,大家都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很多問題就能解決了
★閱讀提示
協商民主連著老百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協商民主要讓老百姓看得見、夠得著、用得上、信得過。作為基層政協組織,把我們身邊的事情解決好,把老百姓的問題解決好,就是協商民主要認真解決好的大課題,就是民主政治最好的實踐。
未央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城區北部,是該市新的行政中心。作為秦、漢、唐等11個王朝的都城,如今已被林立的樓群所代替。而在這片土地上,最近有個名詞正在被更多的群眾所熟知和接納,那就是“協商民主”。
協商是什么?
百度詞條的解釋將其分為兩個層面:在生活領域,協商是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潤滑劑;在政治領域,協商則是一種重要的民主形式。協商如同一種靜水流深的力量,推動著社會前進的巨輪。
協商是什么?
未央區政協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高建虎的理解要直白得多:協商就是說話,就是商量,大家都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很多問題就能解決了。
近日,高建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的這份理解來自于切身體會,來自于未央區政協以“把協商民主落實到基層、兌現給百姓”為主題,以“感知冷暖、貼心關懷——社區傾聽服務活動”、“政協委員協商民主工作室”為載體,對基層協商民主工作進行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腳步要到群眾中去,心也要到群眾中去”
未央區有83萬人口,221名區政協委員。“每4000人才能產生一名委員,我們的身上肩負著他們的囑托,寄托著他們的希望。”未央區政協主席任太龍說。因此,本屆區政協履職伊始,就確立了“從群眾來,到群眾去”的工作理念。
如何到群眾中去?“政協委員協商民主工作室”應運而生。
未央區政協通過整合各政協小組資源,在轄區建立起了體系完整的12個協商民主工作室,明確了工作室“一平一窗一中心”(委員學習平臺、群眾找委員固定窗口、委員群眾信息交流中心)的職能,同時把工作室位置、聯系電話、工作時間進行公開。此舉改變了以往委員小組零散且無固定活動場所的局面,將政協履職覆蓋到了基層“網底”。
每年未央區政協都會把履職全過程以一本《履職記事》的形式記錄下來,2014年卷中記錄著各個協商民主工作室的“成績單”———
辛家廟小組協商民主工作室建立了委員聯系社區制度,委員定期到社區走訪、座談、調研,共提供社情民意信息6條,協調解決問題15個;
張家堡小組協商民主工作室開展學習活動兩次、討論活動兩次、征集社情民意9條,解決實際問題3件;
漢城小組協商民主工作室積極籌備成立了漢城愛心基金會,由委員組織捐款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
姚顯鋒是徐家灣小組協商民主工作室的委員,在協商民主工作室專門成立了義工服務隊,幫助社區內的群眾送關愛,解決實際困難。如今,在委員們的帶動下,義工服務隊已達到6支,成為徐家灣社區服務的一個品牌。
“要鼓勵委員邁開腿、沉下身子,走到群眾中去,但這些都是較初級的。走進群眾,要能和群眾拉家常,和群眾打成一片。”未央區政協副主席王紅運介紹說,本屆區政協要求委員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不僅身體要到,心也要到”。
隨著協商民主工作室的建立,政協委員和群眾的接觸交流多了,寫提案、提建議就更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針對性強,有關部門辦理起來也更能貼近群眾,回應群眾呼聲和要求。
“這就鋪開了一張協商民主工作網,接地氣而有的放矢的協商,化解了一個又一個小矛盾、小糾結,而不使他們演化成大矛盾,促進了社會穩定和諧。”王紅運說。
協商基層的事,就在基層協商
上世紀50年代始,未央區境內陸續興建了一批國營大、中型工業企業。半個世紀后,這些國企的榮耀漸漸褪去,很多都陷入了困境。陜西重型機械廠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家屬院成立了社區,現在共有3000戶多戶1.2萬多人。“以前廠子里有補貼,破產后便無力承擔各種福利,用電成了問題,那時經常斷電。”陜重社區群眾在區政協組織的“感知冷暖、貼心關懷———社區傾聽服務活動”中對這一問題進行反映,引起了區政協重視。“政協幫助協調各個方面,一年半的時間,供電部門對老舊線路進行了改造,新建了配電室,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陜重社區居民張忠學難忘的是,“李主席為解決這個事來過很多趟,還把電話留給居民代表。”
老張提到的“李主席”是未央區政協副主席李淑萍。通過社區傾聽而熟悉她的群眾并不僅在陜重社區,另一次,有群眾反映了居家養老天然氣入戶難的問題,經她撰寫提案,促成西安全市開通居家養老社區免收天然氣碰頭費的“綠色通道”。這件提案的辦理過程還被寫了西安市政協常委會提案工作報告。
“我們社區共有14個小區,2400多戶居民,目前存在的主要目前就是入托難、入學難。”
“轄區內的單位體育場館不對外開放,居民健身缺乏運動場地。”
“我們屬于老舊小區,由于供暖設施老化,為了實現治污減排,取消了采暖,怎么辦?”
“物業服務引發的矛盾,社區如何來處理?”
……
今年7月中旬,記者參加了未央區政協在張家堡街道舉辦的社區傾聽活動,感覺與會的社區群眾代表在與政協委員交流時毫無拘謹,仿佛已經習慣了這樣一種寬松對話的氛圍。
子女入學、垃圾清運、交通不便、停水停電……這些問題都非?,嵥椋鼈冴P系著老百姓的切實生活。“小問題由委員或街道辦負責人當場解決、答復;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由在場的委員主動領題,負責撰寫提案、社情民意,或由區政協組織專項視察、調研來促成解決;還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群眾說完了,旁邊有人勸勸,也就解了氣了,問題沒有解決,但情緒理順了。”組織該項活動的部門負責人高建虎說,社區傾聽是一個給群眾辦事的平臺,給委員提供履職線索的平臺,“協商基層的事,就在基層協商”。但有一個宗旨,那就是無論什么問題都要給老百姓一個說法,不能走過場。如今走進社區,“群眾見了我們很親切,我們干起工作來也有味道。”高建虎欣慰地說。
據統計,從2012年到現在,未央區政協直接組織的社區傾聽活動已經達到了22次,涉及9個街道50個社區,參與傾聽的社區委員近300人次,群眾700多人次,群眾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問題約300個,近百個問題通過協商得到了解決。
現在,社區傾聽活動在未央區得到了越來越多群眾的認同。正如張家堡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細芳所言,“老百姓反映的問題真解決了,自然就有更多的群眾愿意來參加政協活動了。”
傾聽,讓政協走進了群眾的心;創新,讓協商民主在基層落地開花。未央區政協主席任太龍說,協商民主連著老百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協商民主要讓老百姓看得見、夠得著、用得上、信得過。作為基層政協組織,把我們身邊的事情解決好,把老百姓的問題解決好,就是協商民主要認真解決好的大課題,就是民主政治最好的實踐。“雨后彩虹只是好看一陣子,而我們政協協商民主這道彩虹要時時刻刻、經久持續地搭在群眾的心里。”
編輯:薛鑫
關鍵詞:西安市未央區政協 基層協商民主 政協委員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