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社科院報告指工資不會大漲 收入翻番目標遭質疑
社科院報告指工資水平不會大漲 “收入翻番”目標如何實現?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工資水平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此前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網友發問“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工資水平不會大漲?
消息一出即刻引發網友“催淚”評論,有網友調侃說,原先是“扯后腿”,今后是“腿被扯掉”的節奏。不少網友更是發出“兩份報告,該信誰?”的疑問。
記者從相關課題組了解到,這份名為《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的報告分析的主要是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和前景,關于工資的結論主要指的也是制造業。“不能簡單地認為報告的核心就是工資不會大漲。”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報告撰寫者劉湘麗說。
據了解,該報告共40章節,100余萬字,其中有一章近2萬字是關于工資問題的。報告認為,中國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已成往事。綜合經濟增長、企業經營業績、最低工資標準和勞動力供給等因素對工資的影響,確實可以認為中國的工資水平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但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工資水平仍將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劉湘麗說,這主要是根據目前工業發展水平和近年工資漲幅統計而做出的一種趨勢性的判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國有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7%。
“今后工資還是會漲,但是漲幅可能會繼續收窄,至少工業領域如此。”劉湘麗說。
居民收入怎么漲?
事實上,面臨工資上漲困局的行業不在少數。華東地區一民營服飾生產企業負責人陳東告訴記者,由于經營產品主要是校服,利潤本就有限,加之勞動力和原料成本不斷上漲,如今只有兩條出路:要么減稅,要么覆蓋更多學校,把“蛋糕”做大。
在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稅收甚至要占據企業利潤的一半左右。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在經濟增速下行、企業經營困難之時,結構性減稅有助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為企業員工“加薪”創造了條件和空間。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說,“化稅為薪”的前提是推進財稅改革和金融改革。比如現在已經破冰的“營改增”。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認為,居民收入增加的另一大關鍵是財產性收入。所謂財產性收入,是指居民通過家庭的動產和不動產所獲得收入,包括股票、債券、儲蓄、房屋等,而財產性收入的占比,是衡量一國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歐美等發達國家國民可支配收入的40%來自財產性收入,我國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占比僅為3%左右。
從十八大到去年的《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都明確提出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這表明了政策的延續性和決心,同時也表明這一問題仍未得到很好解決。”蘇海南說。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權衡認為,讓百姓擁有更多財產性收入,需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金融創新,讓百姓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的平臺。“全民炒股反映了財產性收入增加渠道的匱乏。”
如何進行收入分配改革?
《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目前,最低工資標準增長,平均工資也增長,兩者間差距的縮小程度不明顯。因此,還應在多方面下功夫,例如抑制壟斷行業或壟斷企業等高工資行業的平均工資增長幅度。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賈康認為,控制過高收入的調節對象有兩類:一是合法合理的高收入,這方面應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予以調整。二是合法但不合理的高收入,比如壟斷行業和某些國有企業高管的過高薪酬。
人社部和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以及蘇海南均向記者證實,《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將于明年實施,根據方案,央企負責人基本年薪將按照上年度央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倍確定;績效年薪根據考核結果,不超過央企負責人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勵則不超過央企負責人任期內年薪總水平的30%。
專家指出,這一方案旨在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薪酬形成機制。從效果看,與現行政策相比,改革后多數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除了壟斷行業和某些國有企業高管薪酬外,“控高”還應動一動富人的奶酪,比如國際上通行的物業稅等,這就必須先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避免“誤傷”中產階層。
編輯:羅韋
關鍵詞:收入翻番目標 工資不會大漲 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