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卡地亞不合格率達100%:18萬腕表不到兩月出故障
發展戰略遭質疑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自去年,就有媒體報道稱,卡地亞在中國關店10家,以及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首次出現下滑。此后,卡地亞對于關店的消息予以否認。但卡地亞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卻由此飽受質疑。
有專家認為,從去年開始很多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陸續減少了店面,一些品牌發現盲目開店對品牌損害很大,且管理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很高。而作為奢侈品更應該著重提升單店運營效益,做好現有店面升級,大量開店只會導致品牌價值嚴重下滑。
針對卡地亞上述“質量門”,及其在華發展戰略遭質疑等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發函至卡地亞公關,以期尋求答案,但截至發稿時,卡地亞方面仍未回復。
三大原因致奢侈品大牌屢現服務缺失
對于卡地亞產品接連被曝出的質量和服務問題,知名奢侈品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市場為很多奢侈品品牌創造了大量的利潤,對于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場,由此,包括卡地亞在內的諸多大牌都在中國大量開店做銷售。然而,在其吸金的過程中,多數奢侈品牌卻沒能給中國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服務和體驗。
“一方面是產品本身質量有缺陷;另一方面是退換貨服務有問題,維修保養時間過長、成本過高,服務態度也是‘看人下菜’等,消費者付了錢卻沒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周婷直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像卡地亞這樣的奢侈品品牌在國內屢屢出現服務缺失的情況,可歸結為三大原因:一是企業故意制造優質服務的稀缺性,讓消費者覺得這是大品牌的處事風格;二是由于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會增加成本,而不少奢侈品品牌只把中國市場看作“點鈔機”,不愿意擴大投入;三是中國本土缺乏高質量服務型人才,而國際企業又很難將國外的服務人員調崗至中國。
編輯:羅韋
關鍵詞:卡地亞 中國 奢侈品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