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頭條今日頭條
追憶永遠的“塔河委員”梁匡一:“新疆,我把一切獻給你!”
他的老朋友、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原副所長陳子才曾在文章《一次難以忘懷的科考》中,記述了1964年9月與彭加木、梁匡一深入羅布泊西南外緣,歷時35天、首次估算出羅布泊地區積累大量鉀鹽的艱辛歷程。“走烏庫公路,汽車爬過六個‘之’字形,從海拔3000米到達海拔4200米的‘天門’,白云在腳下飄動;在且末縣,我們的汽車在過河時熄火拋錨,停在河中心,河水把輪胎下的流沙沖走掏空,汽車慢慢往下沉……”
而這些經歷,梁老早已淡忘。他只記得新疆美麗的山山水水,和淳樸善良的各族鄉親。在他的回憶錄中,幾乎記錄了南北疆各縣及鄉村的地質情況,以及所到之處各族群眾的深情厚誼。
梁匡一精通英語、俄語、德語、法語,多次受邀赴歐美等國參會、講學,并于上世紀80年代后多次赴國外訪問進修,把國際先進的遙感技術應用于塔里木河自然資源的調查研究,獲得突出成果,被譽為“塔河問題”專家。多年在新疆工作,他還學會了維吾爾語、聽得懂哈薩克語,身邊有很多少數民族朋友,和他們交流、聊天也是梁老的一大樂事。
“父親一生熱愛新疆……”兒子梁孫亮說,幼年時父親常在野外、山區作地質調查,是母親和姥姥將他們兄妹照顧大。父親常說:“我對新疆有深厚的感情,愿意貢獻微薄的專業知識參加新疆建設,竭盡微薄之力鋪磚添瓦。”
梁匡一對新疆的愛到底有多深?從他對新疆美食的執著上可見一斑。2014年5月21日下午,當烏魯木齊市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如約到他家,為他們夫婦送來遺體捐獻申請表時,他興奮地聊起拉條子、烤包子。“我到過很多國家,遍嘗國內外美食,最好吃的就是新疆抓飯、烤肉和拉條子。”因為罹患胰腺癌,醫生和夫人不允許他過多進食肉類,他說哪怕聊一聊也很“解饞”,還打趣說,“這也可能是我熱愛新疆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他和夫人決定捐獻遺體已有很長時間了。夫人孫強生是上世紀50年代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的高材生,在他的影響下來到新疆,是著名的放射醫學專家,為邊疆培養了大批醫療人才。
兩位老人認真填寫了捐獻申請表后,梁老說:“遺體捐獻綠色環保,還能培養醫學人才,我們愿意為祖國、為新疆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病患令他的身體格外虛弱,短短幾句話說完,額上滲出一片豆大的汗珠。他堅持一步步挪到窗前,留戀地觀望窗外熟悉的一切。
一周后,這雙深情的眼睛永遠地閉上了……
塔河委員
在新疆,梁匡一的名字和塔里木河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從二屆自治區政協起,梁匡一就多次參與政協調研,為新疆高等教育發展等問題建言獻策。1983年起,他開始主持自治區國土局《塔里木河兩岸的資源與環境遙感研究》重大科研課題,三年的野外考察使他全面了解了塔河中、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為此,他心急如焚。
在1986年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五屆四次全會上,他與其他15位政協委員共同提出了《關于緊急挽救瀕臨毀滅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的提案》,得到政協的高度重視。但他沒有松懈,繼續追蹤塔河保護進展情況,接下來的五六年里又與其他委員一道提交了5份有關提案。
從此,“塔河委員”的稱號不脛而走。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批準成立塔里木河管理委員會、塔里木河管理局。梁匡一欣喜萬分,對塔里木河的牽掛也更深更長,卻因為已經退休,沒有機會常去塔河。
2008年7月的一天,81歲高齡的他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機關,拜訪曾在政協一起工作過的朋友,同時想了解塔河治理的最新進展。面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委員,政協有關負責人非常感動,決定組織一次視察活動,幫梁老完成重返塔河的心愿。
編輯:付鵬
關鍵詞:新疆 政協委員梁匡一 梁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