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民調是與我國最兼容的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手段
【徐洪才:新型城鎮化不能走睡城鬼城彎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指出,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是一部指導我國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綱領性文件,內容全面豐富,總結并吸取了國內外城鎮化工作的經驗教訓,指導性強,意義深遠。為了避免走彎路,這份文件認真總結了我國近年來城鎮化的經驗教訓,包括: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等。
這份文件詳細剖析了建設用地粗放低效等問題:一些城市“攤大餅”式擴張,過分追求寬馬路、大廣場,新城新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占地過大,建成區人口密度偏低,造成睡城鬼城;一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資推進城鎮建設;一些城市“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交通擁堵問題嚴重,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加劇。
摘編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陳保中:城市規劃是一個相關利益之間博弈和平衡的政治過程】
陳保中撰文指出,城市規劃決策通常被理解為專業技術層面的問題,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隨著規劃導致的社會沖突不斷發生,國外學者越來越傾向于將規劃視為一種不同利益訴求表達、博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合意的政治過程。城市規劃決策涉及城市公共空間布局諸多技術問題,但其政治屬性愈益凸顯,這一屬性主要體現在其利益平衡功能及為此而采取的民主方式上。在我國,規劃的這種政治屬性就體現在解決好為誰規劃、如何規劃的問題,體現在規劃主體如何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城市規劃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
規劃專家們對于城市理想狀態的構想,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這種構想應在不斷汲取公眾意見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而不應是書齋中形成的成果。規劃方案應該符合規劃技術標準,更應該關切人民群眾的實際愿望。專業規劃與各方面利益訴求有機結合,技術過程與政治過程有機結合,是規劃民主性、科學性、合法性的重要保證。依法規劃的核心就在于維護城市規劃的民主性,使其符合社會成員的根本利益,而非少數精英或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推進城鄉規劃公眾參與也是新時期我國全面推進改革的重要要求。
摘編自《學習時報》
【徐俊忠:中國有可能繼續淪為大學教育逆差國】
廣州大學副校長徐俊忠撰文指出,討論高等教育的品質問題,須看到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教育格局中的不利態勢。我們的現實是:一方面大學教育規模持續擴大,另一方面付出高代價出國留學的學生規模也在擴大。不僅出國接受完整高等教育的人數在不斷增加,一些并非一流的國外大學通過與國內大學合作,搞所謂“二加二”或“三加一”的形式,或者合作舉辦所謂“本土洋大學”,令許多家長與學生趨之若鶩。這種情況的出現,盡管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但人們之所以愿意付出更大的代價接受 “洋教育”,至少是對國內大學辦學狀況不信任的表達和警告。如果我們對這種狀況繼續無動于衷,無所作為,我們就不僅會繼續培養出更多難以就業的學生,還會在教育日益國際化的浪潮下,繼續淪為世界教育市場中的生源輸出大國,淪為世界教育逆差國或赤字國。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編輯:付鵬
關鍵詞:規劃 公民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