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戰理論 統戰理論
胡錦濤:正確認識和處理大陸同胞和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的關系
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
秉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
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臺灣局勢發生了重大的積極變化。發展兩岸關系應當抓住機遇,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切實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當前,中華民族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關系發展也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攜手合作。協商談判是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尚且能夠通過協商談判化解矛盾、解決爭端、開展合作,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更應該這樣做,而且應該做得更好。要緊緊抓住和切實用好兩岸關系發展面臨的難得歷史機遇,珍惜和維護兩會交往商談的政治基礎,積極務實地解決存在問題,努力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主張已經得到了兩岸雙方的認同,要把這一精神貫徹于兩岸商談之中。在商談中要做到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積累共識、務實進取。平等協商,就是在商談中雙方要平等相待,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善意溝通,就是在商談中要充分考慮對方的實際情況,多從善意的角度理解對方的想法,消除不必要的疑慮。積累共識,就是要不斷擴大共識、縮小分歧,這樣才能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務實進取,就是要實事求是地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真正解決問題,做到行穩致遠。
對于兩岸關系發展面臨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和今后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只要雙方以兩岸同胞福祉為念、以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為重,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就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阻礙,找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兩岸同胞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要擴大和深化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廣大臺灣同胞是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重要力量。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只有把聯系臺灣同胞、服務臺灣同胞、團結臺灣同胞的工作做好,才能不斷密切兩岸同胞的感情,取得臺灣同胞的信任和支持,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打下堅實基礎。廣大定居大陸臺胞和各級臺聯組織,要充分發揮與島內同胞聯系密切、親情鄉情深厚的優勢,以共同的文化淵源、共同的民族感情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為基礎,積極構筑發展兩岸關系的橋梁,切實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深廣大臺胞對祖國大陸建設成就的了解,深化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理解,培植友誼,增進共識,建立互信。同時,要深入了解臺灣同胞的愿望和要求,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全心全意為臺灣同胞謀福祉,努力使兩岸同胞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要繼續加強與臺灣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交流,共同致力于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加強兩岸經貿文化的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當前大陸的經濟發展強勁,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更強勁的動力和更優越的條件。要貫徹落實兩岸政黨交流達成的共識和中央主動宣布的政策措施,真心誠意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促進兩岸展開全面的經濟合作,建立密切的經貿合作關系,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放海空直航,加強投資與貿易的往來與保障,進行農漁業合作,解決臺灣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問題,改善交流秩序,共同打擊犯罪,進而建立穩定的經濟合作機制,并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后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
國家鼓勵和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增進了解,增強互信;鼓勵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密切兩岸經濟關系,互利互惠;鼓勵和推動兩岸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兩岸同胞要加強交往,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繼續拓展領域、提高層次,推動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兩岸 香港 澳門 發展 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