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觀察
北京,到底有多渴
南水北調后北京能解渴嗎?
目前,“南水北調”似乎成了解決北京水資源緊缺的“救命稻草”。
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總體目標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8年4月前,完成南水北調干線北京段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設,具備接納年調水4億立方米的能力,目前已完成,滿足常態化調水條件,至今已累計從河北調水近15億立方米;第二階段:今年上汛前,完成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階段建設任務,其中輸水工程6項、調蓄工程3項,水廠工程11項,智能化管理系統1項,任務完成后北京將具備接納年調水10億立方米的能力,目前正按計劃推進;第三階段:2020年前,全面完成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任務,具備接納年調水14~17億立方米的能力,首都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為迎接南水汛后入京,北京市加快了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推進南干渠、東干渠、團城湖、亦莊調節池等市內配套工程建設進度。有媒體報道,今年汛期過后,南水北調工程中線一期將正式通水,北京每年將有10.5億立方米水“進賬”,屆時北京城市供水保障率將從目前的75%上升到95%,大大緩解供水壓力。
然而,有專家指出,目前我國氣候變化很不穩定,南方許多歷史上從不缺水的地區近年來自己用水都緊張起來。將解決北京水資源短缺的“寶”都押在南水北調工程上,過于樂觀。南水北調絕不意味著北京從此可以不加節制地用水。
對此說法,北京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水資源自然稟賦不足、嚴重短缺仍是北京市須長期面對的基本市情水情。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和人口不斷增長,即使南水北調江水進京,也很難徹底改變北京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定位。
“開源”與“節流”并舉
“這些年北京是怎么過來的?其實只有一條路。”劉斌表示,“開源”與“節流”并舉,是保障首都水安全的核心舉措。
相對于2000年,北京人口增長近800萬,全市GDP增長近6倍,而全市用水量卻從40.4億立方米減少到36億立方米,新水用量減少多達12億立方米。截至2013年,北京全市公共場所基本普及節水器具,城市家庭節水器具普及率達94%,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達到16%。
在污水治理方面,北京制定出臺了《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到2015年末,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其中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新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0%,全市污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實現首都水環境的根本好轉。
劉斌表示,對于首都水務管理部門來說,必須始終堅持“向觀念要水、向機制要水、向科技要水”,走量水發展道路。同時,在北京堅持農業用水負增長,工業用水零增長,生活用水適度增長的管理思路。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最主要的一條就是節約用水。
在4月17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行的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會上,與會代表對水務工作提出的建議中,竟有超過五成事關如何進一步節約用水。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北京水價在世界各大城市中偏低,強化多用水多付費的價格機制,有利于進一步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北京節約用水管理中心主任劉紅表示,現在首都市民節水的意識已有明顯提高,大管道水肆意漫流的行為已明顯減少。無論對個人、企業還是單位,節水意識都很重要,不僅因為水價或是法律法規的強制,更是道德文明的體現和自身習慣的培養。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北京 水資源 北京市 南水北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