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抹黑英雄惡搞歷史成網絡公害
質疑抹黑吸睛
背后暴露的是歷史虛無主義,以及“過度反思”所掩蓋的文化不自信和價值觀危機
“如果黃繼光堵住槍口1秒鐘,按M1917的技術參數,則至少身中七彈,他將吸收3萬焦耳的能量,這能量足以打碎一塊巨石。所以只要黃是人類,就不可能有稍微完整的尸體殘留。” 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質疑黃繼光英雄事跡的言論層出不窮,甚至有網友在微博上用看似科學的數據加以佐證。面對質疑,目睹黃繼光就義的老戰友李繼德義憤填膺地說:“這絕對是給英雄抹黑,給我們軍人抹黑。”
被質疑的不只是黃繼光。有媒體報道,一位軍史教員在課下就曾被學員詰問:“您難道不看微博嗎?您剛才講的邱少云事跡,違背生理學常識,根本不可能!”某網站上的一篇文章,更通過貌似詳實的生理學和醫學分析,得出結論:“邱少云在被火燒的瞬間,以及過程中不斷加重的刺激引發的運動,是不可能通過意志來抑制而保持完全的‘一動不動’”。
“實質上,振振有詞的所謂‘生理學’說辭背后,折射出的是網絡輿論場上潛藏的一股意識形態暗流”,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孟威,將這種互聯網“顛覆觀”歸咎為其“背后的歷史虛無主義,以及‘過度反思’所掩蓋的文化不自信和價值觀危機”。
“對自己的歷史、民族的文化乃至于自己的民族,采取輕蔑的、否定的態度,把自己的歷史說得一無是處”,北京大學原副校長梁柱教授這樣定義歷史虛無主義。
互聯網時代,歷史虛無主義并非只有一張面孔,在“時尚元素”的包裝下往往會粉墨登場——通過網絡“惡搞”、調侃,乃至丑化、滑稽化英雄先烈和歷史人物:賴寧是“官二代”,雷鋒玩“姐弟戀”,孫中山“包二奶”,岳飛是“大地主”,孔子是“喪家犬”……
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高舉“學術自由”之名,這是很多歷史虛無主義者的“標配”。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戚學民認為,“學術研究是有規則的,遵守嚴格的學術方法,并且可以驗證。而網上歷史虛無主義的文章,要么是先有結論,再找證據,以否定民族之根;要么就是簡單的情緒宣泄,從不尊崇任何學術規范。”
2010年,一篇名為《林則徐飛起一腳,把中國踹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文章迅速“躥紅”某論壇,文章將鴉片戰爭的爆發和晚清中國所遭受的滔天大禍都歸結于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并得出結論:“在中國歷史上,論起禍國殃民,林則徐絕對位列三甲,甚至很可能奪得狀元的桂冠。”
這樣的結論,無憑無據,令人瞠目。這篇文章引發一些網民的質疑和反駁。有網友表達這樣的觀點:“歷史不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互聯網上也不能胡亂任性。”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抹黑英雄 惡搞歷史 網絡翻案風 劉胡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