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三院士的醫患關系實驗:一些醫生的冷漠從何而來?
如果一個醫生一上午看五六十個號,水都不敢喝,如何做到耐心傾聽每一名患者的聲音?
全場都被這個微信簽名是“干掉熊貓,額就是國寶”、“陽光美麗、全場看起來最不像患者的患者”李美感染了,她收獲了比三個院士還熱烈的掌聲。鐘南山也說“自己深受教育”。
坐在后排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陶霞大夫,內心頗不平靜。她說,她反思的不是留下來的病人,而是那些離開她的病人。“就像踢進去的足球,都知道那是好球,可那些沒進的球呢?”
一名癌癥專家說,自己畢業30年了,從沒上過醫學人文課,可一個醫生如果不懂醫學人文,就像“披著白大褂的野蠻人”,就會在工作中撞得頭破血流。他感謝李美這樣的病人,也感謝“在我手里死去的病人”。
這樣的感謝,在解放軍總醫院編寫的《名醫手記》里也有。第一篇就是耳鼻喉科專家姜泗長院士的文章,他沒有講自己的光輝經歷,而是講了自己年輕時一次失敗的教訓:在一場普通的手術中,病人突然出現大出血。由于自己過于輕率,在術前沒有備血,造成十幾歲的患者死去。孩子的父親很悲傷,但還是握著姜大夫的手感謝他。這讓姜泗長慚愧了幾十年。
2008年去世的裘法祖院士,在他90多歲時的一次報告中,講述了他在德國做外科主治醫師時,為一個普通婦女做闌尾手術的故事。手術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其他原因,這個婦女竟然死在了醫院。當時,德國導師看著他,板著臉,說了一句讓他牢記了60年的話:“她,是一個有著4個孩子的母親啊!”
兒童醫院的張金哲院士也曾說,60多年前,自己學醫時讀《柯氏外科學》,扉頁上大字印著“先交朋友,后做手術”。可后來新版的《柯氏外科學》扉頁上的警句不見了。“患者把命交給一個不肯做朋友的人,豈能放心?”
會場上,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王一方展示了一張圖片:18世紀著名畫家格雅畫了一張畫,畫中的病人就是格雅本人,醫生在一旁扶著他,端了一杯水,手里什么藥都沒有。
在王一方眼里,這杯水就融著醫患“共情”,他認為醫患共情是共同決策的基石。
王辰院士說:“現在強調醫患共同決策,是在以往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強調了患者的決策和作用,這不僅僅是新的名詞,而且是一種新的觀念,也必然成為一種新的行為模式。”
可也有醫生質疑:如果一個醫生一上午看五六十個號,水都不敢喝,廁所都去不了,如何做到耐心傾聽每一名患者的聲音?如果做一個開顱手術才得一百多塊錢,但一個支架利潤可能幾千塊錢,醫生會“共情”、“共策”嗎?只怕是“矯情”了。 現在的醫患矛盾,是在替醫療改革行進速度太慢背著黑鍋。
一項調查顯示,約80%的門診患者在兩分鐘內可完成病情陳述,并且問診醫生們均認為“患者提供了重要信息不應被打破”。但現實中,不少患者的陳述往往在數十秒內即被醫生打斷。
盡管現狀如此,一些學生在鐘南山身上,還是看到了“共情”: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那棟老舊的門診樓里,鐘南山的診室很簡陋,查體的“床”是一排靠墻的矮柜子改成的。他在門診看一個病人,至少需要半個小時。
他數十年的“習慣動作”是——輕輕地走到病人的床前,和藹地拉起病人的手,摸著病人的額頭,靠近病人細心傾聽。檢查患者的口腔時,他把自己的頭湊到和病人距離不到20厘米的地方細細觀察。
有醫生說鐘南山讓病人、醫生都安心,“他就像那種孩子玩具壞了,他一來就能修好的父親”。
中午自助餐時,鐘南山顧不上端起盤子,就被一群粉絲堵在墻邊求合影。鐘南山把最多時間留給李美,這對醫生和病人聊了很久,最后李美笑著說:“哎,如果我年齡大些,就不那么在乎了。”
曾經70歲還向公眾裸上半身,露出肌肉,如今每天跑步、床邊裝單杠的鐘南山很不服氣,笑稱:“你是說我這個年齡就應該無所謂了,是吧?”
鄭家強院士和程功也進行了親密會談,鄭院士建議程功,在父親走前,找個輕松聊天的機會,問父親一個問題:您還有什么遺憾的事嗎?程功幾乎含著淚點頭:“遺憾這個詞,比遺愿好接受多了。”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醫患關系實驗 鐘南山 三院士 醫患共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