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心平獎”,盼更多
教師節甫過,有關教書育人的話題仍未降溫。這之前,有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因教授本科生數學基礎課程成績卓著而獲百萬獎金的新聞引發關注;本地媒體也大篇幅報道武漢高校中,教授為本科生開課多了起來。一句話,大學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已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蘇教授的百萬獎項,系由浙大校友、成功企業家段永平夫婦捐資設立,謂之“心平獎”,旨在“激發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樹立業務精湛、關愛學生成長的優秀教師典范”。就我所了解,國家至今也未像獎勵高檔次的科研、發明成果那樣,將國家最高領導人悉數出席等殊榮授予基礎教育領域的佼佼者。也許是針對這方面的科學評價體系尚未建立;或者,科研、發明成果更對強國富民顯其立竿見影之功效。總之,既有現狀或在情理之中。
大學基礎教育,說白了,最直接體現在對本科生的授課上。曾經,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屬天經地義。后來,教授要帶碩士、博士,還有科研任務;更關鍵的是學校的評價體系有了明顯的傾向性,于是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終成稀罕。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直至全國性的高校本科教育質量大幅下滑,教育部才于2012年頒布相關意見,將教授給本科生上課轉化為硬性要求。
說到蘇德礦教授最獲好評的微積分課程,我也想到自己在大學學習微積分的經歷。那時文革剛結束,師資奇缺,幾個班的學生集中在一塊,請來數學系差不多要退休的一位馬姓資深教授上大課。馬教授于文革期間飽受迫害,但我們絕難從他的談笑風生、引經據典里窺見其苦難經歷。微積分的關鍵概念是“極限”,馬教授從莊子的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講到古希臘哲學家芝諾 “飛矢不動”之辯,將玄而又玄的“極限”講得妙趣橫生;又順便言及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發明權之爭。雖數十年過去,馬教授講課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我后來雖未從事所學之專業,但他那開闊的視野,高屋建瓴、融會貫通的思維方式,仍對自己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入門還得高人領,這或許就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的好處。
我們自然不能斷言,凡本科階段未經教授傳道授業解惑者往后必無成大器的可能,但楊振寧、李政道們日后反復提及早年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為今后成就大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及更多鮮活的實例和相關理論的支持,則無疑表明,大學基礎教育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事實上,年屆九旬的楊振寧至今仍有興致應邀為本科生授課。美國的耶魯大學也要求所有教授都要定期給本科生上課,諾獎得主也概莫能外。
誠然,相對于帶博士,搞科研,投身基礎教育更少名利的指望。但這更有賴教育主管部門乃至高校評價體系這根指揮棒的調適。從社會的角度,我們期望有更多的“心平獎”,亦愿如是話題不僅在教師節前后應景一現。
編輯:曾珂
關鍵詞:心平獎 蘇德礦教授獲百萬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