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政協協商
俞正聲提出的16字方針確立了依法治藏的戰略思想
法治援藏:推進依法治藏偉大實踐
8月18日晚8時,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正在召開。按慣例不列席會議的自治區政府法制辦主任劉秀宏當晚出現在常委會現場。
當天上午,西藏工布江達縣加興鄉國道318線附近發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旅游大巴墜河,車內45人救出29人、當場發現遇難者3名。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在會上高度強調了交通安全責任,要求各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明確分工,組成現場事故調查組、醫療救助組、善后處理組。同時他強調必須對事故進行技術和法律分析,成立法律政策組,根據事故調查情況按照有關黨紀規定對相關人員問責。
重大事故法制辦列席常委會
“幾年前,遇到這樣的重大事故,作為政府內設機構的法制辦通常不會被通知參會。往往是領導拍板,決定怎么辦就怎么辦。”自治區政府法制辦副主任劉波是國務院法制辦派出的第六批、第七批兩屆援藏干部。她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現在從自治區黨委到政府,領導決策時會主動征求法制辦的意見,也越來越重視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律規定來處理。
“重大事故發生后常委會邀請法制辦領導列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中央實施對口援藏政策20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務院法制辦、全國律協及各援藏省市相應立法、政法、司法機構、律師協會相繼派出了一千多名援藏干部和援藏律師奔赴西藏,為西藏的民主法治建設添磚加瓦,將先進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帶進雪域高原。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01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西藏調研,提出“依法治藏、長期建臧、夯實基礎、爭取人心”的16字方針,確立了依法治藏的戰略思想。
事實上,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剛剛結束不久,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順應形勢,提出建設包括“法治西藏”在內的“六個西藏”的新部署。此后,法制辦的地位明顯加強。
在8﹒18事故發生后,法制辦需要盡快拿出針對遇難者家屬賠償的法律意見,同時要提供問責的相關法律意見。
去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發生3﹒29泥石流事故后,自治區政府法制辦作為政策組牽頭單位,迅速召集成員單位研究事故的法律定性和責任,先后起草了《“3.29”地質災害撫慰救助方案》、《“3.29”地質災害撫慰救助協議》等10余份善后處理政策、文件,及時為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確保了善后處理工作的穩步推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執政理念的轉變,法治理念的形成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健全立法取代紅頭文件
劉文淼,西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610辦公室主任,1985年大學畢業進藏工作至今的老西藏,曾經在山南地委擔任過副秘書長和山南地委政法委副書記。“過去,西藏的法律法規很不健全,遇到問題,都是靠紅頭文件,沒有紅頭文件就聽領導的指示”。劉文淼在工作中明顯感覺到,這種狀況,最近幾年有了很大改觀。他過去工作過的山南,大力加強法治山南工作,而現在所供職的自治區黨委政法委也越來越注重運用法治手段對政法機關進行協調,基本不對個案進行監督,尊重法院、檢察院獨立行使職權。
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各地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當時國家要求加快法制建設,但許多地方無法可依。“立法不能立竿見影看到效益,很多地方領導不重視立法,造成了‘先發展后保護,先破壞后修復’的惡果,對環境、生態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力。”劉波說,西藏是世界第三極,是世界最后一片凈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決定了它的發展決不能走內地發達地區的老路。必須要汲取教訓,這一切,都需要法律的制約,制度的約束和先進理念的引導。
2010年,劉波援藏的第一年,她主導并制定了《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旅游條例》、《西藏自治區氣象探測設施和環境管理辦法》,并且對《西藏自治區氣候資源管理條例》展開了立法前調研,2013年,劉波又主導出臺了《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
“生態是西藏的生命線,領導們一直再三強調一定要守住生態環保這個底線。過去,出現污染環境的問題,主要靠批評教育,靠行政指令。以立法形式確定環保目標和責任后,它的震懾力、約束力遠遠超過紅頭文件和口頭批評教育。”
有了法規后,我們明確了各級政府和各部門負責人的環境保護第一責任,對于決策失誤、不履行環保職責的依法追責。對于造成生態破壞的企業,依法進行關閉和限期治理。
何黎清,全國人大常委會第7批援藏干部,2013年來到西藏擔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處長,他和劉波在立法方面持相同觀點。“西藏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制度規范,這樣才是社會健康發展、永續發展的常態。”
2013年以來,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審議12件法規草案、通過11件,修改地方性法規8件,充分發揮了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同時,主動邀請全國人大專家開展立法評估講座,召開立法座談會50余次、專家論證會10余次,探索建立群眾、代表、專家等多方參與的立法機制。
何黎清說,這個立法進度超過了往年。同時,西藏人大越來越注重發揮法治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堅持重大問題通過人大立法解決。近年來,自治區人大及常委會審議通過了科學技術進步法、統計法、監督法、檔案法等實施辦法,修訂防震減災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實施辦法,確保與上位法銜接配套。對關系民生的就業促進法、義務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實施辦法,抓緊起草審議,及時頒布施行。經過多年發展,西藏已初步建立了具有獨特調整對象、立法原則和立法程序的民族法規體系。
法治維穩取代花錢買平安
西藏地處反分裂斗爭的第一線,始終處于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風口浪尖”。2006年,從北京市通州區區長崗位調藏工作的鄧小剛,經過8年的歷練,如今是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政法委書記。在他看來,西藏有著與全國其他地區都不太一樣的區情和戰略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政治歷史原因,決定了反對分裂、維護穩定必然成為西藏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花錢買平安,花錢維穩一度成為西藏某些領導和一些地區的主導思想。
藏文化發源地山南曾發生過一起長達3年的姚勝向加查縣政府索要300萬元“了結款”的上訪案。今年4月,這個案件移交到了山南地區檢察分院。檢察長劉志剛是2004年通過司法部選派第四批援藏干部,3年后選擇調藏工作。
劉志剛仔細研究卷宗材料后發現,這個案子案情很清晰,就是聚眾斗毆。姚勝和家人被人打了,打人的人逍遙法外,醫療費一直是政府墊付。由于害怕聚眾上訪,縣政府一直在和姚勝談判協商,姚勝原本同意政府賠償160萬了結此事,可當政府答應給錢時姚勝又反悔,非要300萬才能了結。“這不明顯是訛詐政府嗎?”劉志剛說,在處理這個案子上,當地政府的思維是花錢買穩定,花錢買平安。
“穩定不是靠花錢買來的,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持依法處理。”不到2個月,山南檢察分院依法批捕了該案的11名犯罪嫌疑人,糾正了案件定性錯誤,將上訪案改為刑事案,經法院開庭審理,依法對11名涉案人員以聚眾斗毆罪作出了有罪判決。
案件是判完了,留給劉志剛的思考并沒有停止。他分析了上訪成因、案件癥結,提出了對策建議,化解了這個困擾當地政府3年的矛盾難結。“很多時候,我們的思路和理念影響了法律的正常實行。本該法律去管的,因為害怕上訪,行政干預,時間一長,既縱容了當事人,更損害了法律的尊嚴。”
山南檢察分院用法治思維處理上訪案的做法贏得了西藏自治區檢察院和山南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山南地委專門形成材料在各縣和各部門推廣。
依法行政取代領導批示
自治區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宏發,法學碩士畢業后進藏工作已經18年。他接受《法制日報》采訪時表示,依法治藏包含3個層次的含義,關鍵在依法行政。這3個層次包括,黨在西藏執政方式應該法治化,不以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執政方式;政府決策和施政應該依法,不是靠領導同志的批示、指示;多頭執法、執法不規范的行為必須嚴格規范,給社會和群眾創造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
近年來,西藏司法廳在開展六五普法宣傳時,加大了對領導干部的法制宣傳。“依法行政的關鍵是領導干部,普法的重點也是領導干部。”司法部第六批、第七批援藏干部、自治區司法廳副廳長孫中平說。本報記者去過的自治區政府幾位省級領導和廳級干部的辦公室,《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讀本》幾乎都是案頭必備。
援藏第5個年頭的孫中平,親身感受到了西藏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步伐。“領導干部的發言,領導干部處理問題的思路,都能看出依法行政理念在提高。”自治區黨委政研室的報告顯示,西藏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2013年,精簡調整審批項目643個,精簡調整60%。在司法體制改革方面,根據黨中央廢除勞教制度的精神,有序推進勞教制度廢止后續工作,制定《關于勞教制度廢止后我區社會管理創新暨輕微違法人員教育矯治工作的意見》。全面實施社區矯正,建立區、地、縣、鄉四級教育管控領導小組,目前,全區共有社區服刑人員588人,管控率為99.83%。
創新社會治理引入寺廟 寺廟和僧尼不是法外之地
西藏藏族占90%以上,是藏族為主體的單一民族占主導的自治區,藏族同胞大多信仰藏傳佛教,因此藏傳佛教在西藏地位格外重要。120萬平方公里,303萬人口的西藏有藏傳佛教寺廟1700多座,在編僧尼46000余名。
“歷史經驗表明,西藏不穩定都與寺廟和僧尼有關,要依法治藏必須研究和處理好法律與藏傳佛教的關系,與寺廟和僧尼的關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8月16日在同中央黨校調研組和中央駐藏媒體負責人座談時介紹說,西藏把社會治理引入寺廟僧尼教育管理服務領域,把寺廟作為基本社會細胞和社會單元,選派了7400多名優秀干部進駐全區1787座寺廟,在1316座寺廟建立了寺廟管理委員會。
“我們和僧尼交朋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逢年過節按照他們的習俗問候,我還把拉薩市幾個大寺廟的活佛請到我家做客吃飯,他們都很感動。”
2011年起,西藏自治區財政每年補貼1300多萬元,逐步將僧尼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駐寺這項政策最初出臺時,很多人質疑西藏派黨員干部駐寺,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我不這么看,寺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內的寺廟,僧尼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僧尼。我們進行管理和服務于法有據的。”
在西藏,寺廟既是佛事活動重地,又是反分裂斗爭的前沿陣地。中央黨校調研組認為,將社會治理理念引入寺廟,打破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宗教工作的一個瓶頸性問題。
2013年12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國38個重點城市《公共服務藍皮書》中,拉薩公共安全滿意度等四項指標連續2年名列榜首;連續3年,西藏榮膺全國各省市幸福感第一。
8月16日,拉薩到日喀則鐵路通車,這是西藏的第二條天路。按照規劃,到2020年,西藏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縣縣通瀝青路,村村通公路,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300公里。
今天的西藏,政通人和、民族團結、邊防鞏固、和諧穩定,走在街上,經幡飄舞,酥油飄香,一邊是拿著單反聚焦美景的游客,一邊是轉著經筒念著六字真言的信眾,一邊是熱情自信的西藏建設者。
但是,西藏的發展穩定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我們和十四世達賴集團的斗爭是長期復雜尖銳的。各種利益訴求日益增多,新矛盾新問題不斷出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藏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地位,以法律武器維護國家統一,以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和諧,以法治方式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陳全國說。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俞正聲 西藏 法治 依法 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