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鉅惠民生
陜西認定首批84名高級職業農民 “農民”成為職業
【核心閱讀】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作為農業部確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省推進省份,陜西從2011年至今,全省已認定各級職業農民3835人,探索著新時期“誰來種地”“如何種地”。
隨著城鎮化推進,“誰來種地”“如何種地”日益受到關注,一方面指向“飯碗能否端在國人手里”的糧食安全大計,另一方面則關系千家萬戶的農業食品安全,“安全不是管出來的,而是種出來的,需要從生產經營者的源頭解決。”陜西省農業廳科教處處長戴建昌說。
傳統的所謂“農民”,往往是以戶口和身份來區別的勞動者。近年來,在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隨著勞動分工進一步細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職業農民”這一新型職業群體呼之欲出。
農業產業比較效益不高,寧肯租房打工,也不回鄉務農
“‘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陜西省農業廳副廳長楊效宏聊起下鄉時聽到的“口頭禪”,雙眉微皺,“至于‘90后’呢,根本不談種地。”
“初中畢業時,滿腦子就想著咋‘逃離’農村”,70年代生人的寧蔣娟,是西安市長安區大兆村村民,“跑到城里開起小飯館,一干就是二十來年,比種田賺得多了去了。”
今年26歲、同樣來自長安區東大街辦郭北村的劉楠,高考考上了西安工程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同學大多是農家子弟,寧肯在西安租房打工,也絕不回家鄉務農。”
大量勞動力進城、半工半農的兼業化農業普遍存在……“問題是表象,關鍵在于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低,產業比較效益不高”,楊效宏坦言,如果不能讓“農民”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實現其個人最大價值,“把人家‘綁’在地里也不會干。”
當然,除了不愿種地,相當多的人已經是不會種地。2008年,偶然間聽了一堂土地流轉惠民政策的講座,“賺到第一桶金”的寧蔣娟滿腔熱情,決定回鄉創業,“投資30萬元,流轉來50畝地種植大棚西瓜,幾乎是我開飯館的全部積蓄”,結果沒有技術、不懂市場、不會營銷,“第二年就賠了接近20萬元。”
“種西瓜就像開飯館,術業有專攻”,痛定思痛的寧蔣娟很快領悟到,“咱出身農民,未必會種地。”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高級職業農民 職業農民 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