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要聞
"中華文明探源·何以中國"之發現篇④ | 石峁,相隔千年宛如初見
專訪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陜西省政協委員、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
【文明探源·委員漫談】
不斷的追問
作者 葉小文
習近平總書記說,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囿于專業所限,我以前對考古并沒有太多的了解。直到今年全國兩會閉幕后,我們在全國政協委員讀書群里開啟了對中華文明起源的探討,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了解考古的魅力。文明探源意義重大,然而,要拿出實證,則必須通過考古學家手中的武器。
王巍、袁靖、王震中等專家在讀書群里現身說法,令大家了然,正是通過考古挖掘,良渚、陶寺、石峁、二里頭這些“明星遺址”,得以穿過歷史塵埃,來到我們面前,讓我們得以一睹先人之貌。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不只有燦然的群星,還有不滅的人間煙火,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獨有的饋贈。
在讀書群中,有讀者提問,“新石器時代,以農耕為基礎的滿天星斗、重瓣花朵的區域文化,為什么最后月明星稀,只有二里頭文化一枝獨秀?”
群里書友認為,這是個“大哉問”,極為深刻,需要深究。因為這一問題不僅涉及中華文明的起源,而且也涉及中華文明的發展為何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一石激起千層浪,書友討論紛紛。集各位高見,我認為,中國“大一統”傳承的“一元”基礎,也可以說,正是接地利、應天時、順人和——地利天時人和。
“地利”,概括地說是一條長江、一條黃河,盡管奔騰千年、時而泛濫甚至改道,但一直孕育著、緊系著中華民族,這是不爭的事實。順著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擴展開去,拉住長城內外(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都向著生產方式相對更先進的一端融合),走向大海大洋(順流而下,進入南海、東海,深入太平洋)。所以,講一元多樣之“元”,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長江黃河,乃是承載中華文明“地利”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如果“地利”是“形而下”的,“天時”就是載于“地利”之上的大趨勢、大規律,是“形而上”的。
正是氣候環境變化,人類為了生存必須從森林走向農耕,人類文明就開始萌生了。青銅器極大地提高了農耕的生產力,二里頭文明就誕生了。我認為,接地利、應天時,必致“順人和”,即中華文明“始于一元多樣,歸于多樣一體”,也即中國“大一統”傳承的“一元”文化基礎。
最新的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不斷拓展我們對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歷史脈絡的認知。中華文明從距今5000年到4000年期間形成的各區域文明各自發展交流共聚,轉變為中原王朝引領的一體化性進程,展示出多源匯為一體的發展路線。面向未來,繼續推進、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過程,需要在考古實證的基礎上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論分析。同時,關于不同時期的文明發展歷程還有許多謎題等待破解,尤其是中國早期文明的發展特征還有待深入研究。只有在不斷的追問中,我們才會距離真實最近。
這期“中華文明探源·何以中國”系列報道所展示的陜西石峁考古就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一個縮影。在石峁,我們不僅感受到北方遠古老城址的雄峻,更能體會到不同文明的交融交匯和兼收并蓄,在文明的涌動中,感通古今,追本溯源。收錄石峁考古過程和資料的陜西考古博物館是唯一一個以考古學科命名的博物館,對考古學科的理論方法,以及文物保護和重要考古發現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展示,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參觀遺址,一定不要忘記造訪這個考古博物館。
中華文明“始于一元多樣,歸于多樣一體”。把“一元”的圓心固守住,把包容的多樣性(多線性)半徑盡量拉長,畫出最大同心圓,永固中華兒女大團結!
(作者系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