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今日要聞

積極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 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2022年06月25日 10:07  |  作者:張東剛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未來發展提出更高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視野宏闊、思想深邃,極大拓展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視野和內涵,深入回答了“傳播什么,為什么要傳播,怎樣傳播”的重大時代課題,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傳播能力建設的科學內涵、職責使命、目標任務、實踐要求,再次強調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對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性作用。高校和哲學社會科學界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全面發揮學術和人才優勢,積極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推動世界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一、 準確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重要論述的思想脈絡及科學內涵

中國長期以來就有著眼天下、面向世界的話語自覺。與西方國家“以個體利益為重”不同,中國典籍《禮記·禮運》的“大同”思想,代表了中國人修己安人、治國平天下的追求,和對公正、民本、和諧天下秩序的向往。歷經興衰變遷,在同域外各民族交往中,中國始終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不僅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情的絲路長歌,也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景。十月革命的炮聲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深知“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無產階級以及全人類的解放是其畢生事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同時,也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作出了“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莊嚴承諾。1935年,毛澤東同志寫下詩詞“環球同此涼熱”;1950年,北京天安門城樓東側即鐫刻上“世界人民大團結”字樣;1988年,鄧小平同志指出,“要從全人類的高度來研究發展問題”。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入思考人類前途命運這一重大問題的過程中,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理論勇氣、深厚的天下情懷,超越民族國家與意識形態差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發展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新舉措,將“天下大同”理想內化于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不懈奮斗中。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系統論述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21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中國力量”,明確指出“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重大問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時將“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作為一個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進行論述,在“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基礎上實現了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認識的新躍升。這一系列重要論述與主張,一脈相承、與時俱進,是習近平總書記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站在促進人類歷史發展的高度,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思考“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重大問題過程中提出的重要思想、重大理念。

從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到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把中國共產黨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要義、關鍵要素、方法路徑的認識提升到更高水平,反映了我們黨長期以來對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擘畫人類未來美好愿景的真理性、規律性探索,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胸懷世界、心系人類進步事業的崇高情懷。中國智慧是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客觀實踐中,去粗取精而發展起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哲思觀,是形成中國方案的思想、邏輯和精神。中國方案是中國智慧的具體體現,是中國為全球治理提供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解決途徑、解決辦法,是各國能夠拿來即用的有效“藥方”。而中國力量則是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中彰顯出的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匯集起的不可戰勝的磅礴精神偉力。三者互為因果、相互作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在傳播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的過程中,世界也在經歷著力量重塑,從“西方治理”逐漸走向“全球治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乃至中國力量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理解和支持,為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了確定性的、包容性的力量,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前途前進。

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是進一步提升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重要內核,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發展進步提供了中國精神,注入了中國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今日的中國越來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今日的世界也越來越需要了解中國,越來越需要像中國這樣的領導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提出要更好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這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強烈自信,也是讓世界進一步增進對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認識認同的必然要求。只有講清楚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時代內涵和現實依據、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所展現的世界眼光和人類情懷,通過中國聲音這個直觀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從哪里來、向哪里去,回答好中國道路為什么走得對、走得通、走得好,讓世界知道中國人民已經為世界作了什么貢獻、還要作出什么貢獻。

(一)中國聲音是直觀的講述形式和傳播載體

中國聲音是指能夠準確描述中國行為、解讀中國實踐、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觀點、表達中國思想的信息內容,是能夠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言論、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傳播中國聲音的本質是通過我們自己的講述,把中國怎么樣、怎么做、怎么想的話語權、解釋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傳播中國聲音既要堅持中國人的世界觀、方法論,又要主動面對和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疑慮和關切;既要自豪地講成績,又要勇于直面問題;既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又要勇于直面國際輿論斗爭。只有參透講好中國故事的“道”,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術”,搭建講好中國故事的“臺”,做到既敢于發聲又善于發聲,才能真正把中國故事講遍世界,把中國聲音傳遍全球,把我們的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優勢轉化為話語優勢。因此,傳播好中國聲音是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最直觀的講述形式和傳播載體。

(二)中國理論是系統的傳播內容和表達框架

中國理論是指植根于中國人民、世界人民偉大實踐的土壤,經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系統化的理論闡明,形成的具有代表意義的經驗升華和知識體系。中國理論的最顯著特征是總結中國實踐、提煉中國智慧、解決中國問題,形成以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內核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達到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稱的理論性、邏輯性和完整性。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以來,理論界和學術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的系統化、學術化、學理化研究闡釋不斷深入,一些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和標識性概念持續推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希望從中國理論中汲取智慧、尋求方案的愿望愈發強烈。這一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將中國經驗提煉升華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性理論和普遍性知識,才能真正形成世界性影響,為推動人類文明薪火相傳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傳播好中國理論,是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的重要內容,也是系統化表達框架。

(三)中國思想是根本的價值遵循和精神內核

思想是高于一般意識的思維活動的結果。中國思想是中國理論的整體凝練與升華,一般表現為價值理念、理想信念。正確的思想一旦被人民群眾掌握,就會轉變為推動發展的巨大物質力量。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為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思想旗幟和科學行動指南,也站在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道義制高點上,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促進人類共同進步明確了前進方向。傳播好中國思想,最根本的是緊緊抓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彰顯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把這一重要思想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講清楚,把這一重要思想所闡明的中國與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講清楚。由此可見,傳播好中國思想,是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的根本價值遵循和精神內核。

二、 深刻領會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重要意義

中國聲音需要日常的傳播頻度,中國理論需要長期的總結積累,中國思想則蘊含著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深層內涵。從日常傳播好中國聲音,到形成家喻戶曉的中國理論,再到推動在全球深入人心的中國思想,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我國長期穩定發展營造更好的內外部環境,進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一)傳播中國聲音是填補國際輿論欠缺的迫切需要

當今世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威脅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下出現了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傳統西方觀點與思維慣性無法準確理解與解釋當今世界,更無法破解全球困局。但由于西方長期掌握著“文化霸權”,占據著國際話語體系的主導地位,作為西方實現話語霸權工具的媒體工具左右著世界輿論,長期習慣于以“民主”來戕害民主、以“自由”來抹殺自由、以“平等”來消滅平等,妄圖以西方是非為是非,對中國評頭論足、說三道四,進行宣傳鼓動,使得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存在太多被扭曲的解釋、被屏蔽的真相、被顛倒的事實。因此在國際輿論上,我們在一段時間中處于缺席狀態,更時常處于有理沒處說、說了傳不開的被動境地。這個問題要下大力氣解決,中國絕不能成為一個物質富裕而話語貧瘠的“跛腳巨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輿論格局依然是西強我弱,但這個格局不是不可改變、不可扭轉的,關鍵看我們如何做工作。中國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通過長期性對外發聲,傳播中國聲音,不僅是對長期以來西方國家誤讀中國的一種回應,也是對西方聲音過度充斥世界狀況的一種矯正,更是還原歷史真相、解開現實迷惑、闡釋人類未來的一種貢獻,體現了中國學者以回答中國之問、人民之問為己任的學術擔當和以回答世界之問、時代之問為己任的高度自覺。

(二)傳播中國理論是詮釋中國道路和中國奇跡的有效途徑

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中國積極推行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克服了“貧困陷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顯示出領先世界的能力與優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與此同時,部分西方國家出現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差距拉大、政治極化嚴重、社會撕裂加劇等資本主義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放任不管更讓經濟社會備受重創。而中國仍然“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污染防治攻堅戰效果顯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與“西方之亂”形成了鮮明對比,深刻昭示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

中國已經發生的故事,只能用中國自己的理論才能講好、書寫好。西方一些強勢話語,時常把中國奇跡背后之道歸結于遵循了西方理論、走了西方道路,企圖爭奪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解釋權”。針對這種“話語霸權”“理論霸權”,我們更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總結凝練成世界熟識的知識框架,幫助國外民眾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在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道路的新選項的同時,也給予發達經濟體治國理政的新啟示、新選擇。

(三)傳播中國思想是凝結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題中要義

馬克思設想未來社會將是一個“自由人聯合體”,這是按社會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聯合體,他曾對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前景如此展望:“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認為,個人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中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從根本上說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代化,是真正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現代化,創造了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進入新時代,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一帶一路”、全人類共同價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重要思想理念,獲得世界的廣泛認可。這些重要理念不僅是繼承發揚五千年中華文明和而不同、開放包容思想的高度凝練,也融合、借鑒與吸取了西方近現代化進程中一度引領世界的特性、經驗與教訓。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內核,不僅可以拓展人類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更是對馬克思的“自由人聯合體”深邃思想的現實探索和時代呈現,為各國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攜手一同越過阻礙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卡夫丁峽谷”,走向“真正的共同體”提供了精神引領。

三、 全面把握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核心任務

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基礎是掌握中國理論,掌握好中國理論的關鍵是內化中國思想。深厚中國思想的內涵會使中國理論的影響更為堅實,獨特中國理論的要義會使得中國聲音的講述更有底氣。中國聲音是傳播的切入點,重在親和力和實效性;中國理論是傳播的著力點,重在系統性和說服力;中國思想是傳播的制高點,重在開創性和深刻性。科學把握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核心任務和戰略重點,有助于我們形成更有競爭力的傳播效能。

(一)優化中國聲音的日常講述

中國故事需要通過中國聲音來講述,中國道理需要通過中國聲音來闡明。當下傳播中國聲音必須直面“有沒有”“對不對”“好不好”三大問題。“有沒有”致力于解決世界人民能否聽到看到中國之所做所想的問題;“對不對”致力于解決相關信息內容是否真實、詳盡的問題;“好不好”致力于解決敘述同一內容或思想時,是否采用了觀眾最喜歡的、最容易接受的表達方式的問題。我們既要講述鮮活又感人、平凡又偉大的事例與細節,又要開展久久為功、日夜兼程式的傳播。要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持續扭轉信息上的“逆差”,破解形象上的“反差”,塑造客觀、清晰、正面的中國形象。要建好各類高端智庫,用好重大活動、海外文化交流陣地,用活多種文化形式,讓中國故事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話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的好聲音。

(二)厚植中國理論的堅實根基

正如列寧指出的,即使是馬克思主義,所提供的也不過是“總的指導原理”,具體說來,“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若要擴大中國理論的國際影響力,就必須根植于中國大地、回應時代呼喚,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之路。為此,要深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土壤,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要善于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要加大中國方案、中國理念傳播力度,使其成為世界表述中國故事的源頭、讀懂中國的標識。

(三)彰顯中國思想的世界貢獻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唯物史觀就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的歷史觀,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各種觀念形態”的歷史觀,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世界觀。一切思想都需要從物質實踐的角度出發,中國思想要穩固屹立于世界思想之林,就需要在全球治理實踐中有更顯著的進步和更亮眼的成績,以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建設和實踐水平為導向,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中國思路與啟示。正因如此,傳播中國思想要樹立起“胸懷人類”情懷、“兼濟天下”擔當,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從人類歷史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從實際影響效果的角度考慮,持續提煉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模式,主動向各國分享經驗、提供幫助,不斷推進傳播中國思想的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努力為增進人類福祉、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四、 高校要為更好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提供強勁動力

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中的重要力量,是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主力軍。高校要以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為己任,不斷增強將中國聲音準確廣泛在國際輿論中傳播的能力、用中國理論深入研究世界變局的能力、以中國思想積極推動文明進步的能力,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正確方向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工作的各方面。凸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大繁榮大發展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重大命題、重要論述、重要概念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著力點,將黨的創新理論引領貫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知識體系,更好地引領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知識構建、教材編寫。加強對中國共產黨的宣傳闡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的故事,幫助國外民眾明確認識中國共產黨真正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奮斗的鮮明本色,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獨特優越性,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二)深化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研究,為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傳播夯基培土

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研究方法手段,構建適應國家需求支撐知識創新的學科體系、有效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學術體系、融通中外開放自信的話語體系。主動設置議題,深化“中國共產黨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等國際學術研討,加快實施新中國文明史、新世界文明史研究重大工程,對外翻譯一批中國大師的學術經典名著,推出一批有國際影響力、既反映中國立場又為國際學術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學術命題、學術范疇和標識性概念,以有組織科研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創新,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推進學術話語的大眾傳播,加快中國學術“走出去”的步伐,在博采眾長中形成中國學術、中國思想的大視野、大格局,保證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推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彰顯出跨越時空、超越國界的永恒思想魅力。推動國際研究合作,建設海外中國學術中心,積極承擔涉及人類生存發展共性問題的教育和科研攻關任務,支持圍繞中國發展觀、文明觀、安全觀、人權觀、生態觀、國際秩序觀和全球治理觀的重大科研立項,為傳播中國理論提供平臺支撐。

(三)推動高校國際傳播制度創新和平臺建設,持續開拓有利于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傳播的多元交流機制

加快構建全球治理人才培養機制,積極育才造士,著力打造國際治理人才培養推送的戰略基地,優化國際學生生源結構,鼓勵學生國際訪學與參與國際項目,培養適應新時代國際傳播需要的專門人才。擴大全球“朋友圈”,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智庫機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加強與海外民間文化團體的交流與合作,吸引更多海外有影響力人士參與到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事業中。依托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海外孔子學院等平臺,大力舉辦“知識‘一帶一路’國際論壇”“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年會”等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論壇,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版合作聯盟,推進中外人文交流機制建設,開展世界一流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發展指數研究,持續提升學術主動權、話語權。加強完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納入各級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大經費投入,幫助各級機構推動實際工作、解決具體困難,形成自覺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闡釋宣傳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良好氛圍。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作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加快構建以自主知識體系為內核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作為基礎工程、戰略工程,努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與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的傳播同向共進,不斷開創用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的新局面,為推動國際社會同心合力、和衷共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思想 傳播 理論 聲音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