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資訊
社區是否有活力,美術館的作用不容忽視
最近一兩年,申城眾多美術館紛紛將講座和工作坊開進社區,作為公共教育項目的延伸。而在此過程中,美術館如何將作為生產者的相關內容及其活力注入藝術社區,讓“藝術進社區”進階至“藝術社區”?當代美術館最具備跨界的可能性,諸如美術館實踐中的藝術無邊界和建筑、設計、實驗表演等正在美術館全面展開。這也促使業內從社區角度再次開啟對美術館的思考,回到美術館本身,探討美術館如何通過自身項目生產進一步有創意地參與到社區活力營造之中。
從2018年開始的“粟上海”,是劉海粟美術館與社區營造項目直接合作,并且在社區創造實體空間與社區生活發生聯系。“粟上海”從愚園路公共市集內二層空間開始,又根據不同的社區特點拓展出虹橋地區的“粟上海·大廈書店”、閔行江川路上利用老閔行工業區特征的“粟上海·紅園”,選擇楊浦控江落地“粟上海”社區數字美術館等,這些項目不但由具有創意的建筑師進行空間微更新,而且用劉海粟美術館的專業力量結合社區文化來組織各種展覽與活動,通過形形色色的活動將美術館形象帶入社區的同時,也拉近了美術館與市民的距離。像“日常說:社區影像展”“致愚園路匠人”“行走的城市視角”“Beyond Retro:上海制造”等展覽在“粟上海”空間中的出現,本身就激發了社區中的文化煙火氣。
同樣是地處商業街區的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則一直通過展覽關注城市變化。這家美術館2007年就進行了名為《魯迅公園》的調查項目,近年來結合展覽而策劃的《行走多倫》,更將街區考察與各種項目加以結合,還將展覽本身從美術館空間向多倫路上延伸。比如“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城市敘事”展覽特別設置的戶外部分,是這家美術館建館以來第一次將作品帶到社區公共空間。其中,藝術家肖江的作品《太陽底下》繪制在拆遷后地塊的外墻上,隨著時間流逝成為街道景觀和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美術館與社區之間的結合點,一直是美術館需要思考的問題。金橋碧云美術館2021年專門在館內設置了“社區角”,用來連接羅山中學、香山中學、香山小學、上海實驗學校、上海實驗東校等學校展開定點藝術教育,并將進校園的文獻在這個社區角中進行展示。特別在“衣冠民尚——服飾工藝專題展”舉辦期間,除了邀請非遺傳承人進學校,還根據金橋碧云國際社區的特點,舉辦英文專場講座及體驗活動,甚至走到陸家嘴社區,以非遺紀錄片播放為主題,在留有陸家嘴老記憶的東昌電影院、現在改造成的“弈空間”舉辦藝術家對談活動,將展覽中的紀錄片討論延伸到社區居民的家門口。
城市記憶的保護,對美術館來說也已成為重要課題。外灘美術館本地年輕工作人員基于來美術館的都是時尚年輕人卻又與所在小區老年人隔著距離這一狀況,在2020年設立了“客堂間”項目,為社區老年人了解當代美術館打開一扇窗。該項目一方面將展覽策劃意識延伸到公共社區和公共教育環節中去,以更多替代空間和替代教育形式在外灘美術館的周邊社區推行,另一方面研究外灘社區的歷史形成演變和居民人文構成,以“客堂間”為名制作交流手冊在各個街道、居民點、便利店包括綠雅餐廳等人們熟知的空間進行分發,展現城市考古團隊進行田野調查口述歷史的記錄。
從與社區的關系中開拓公共教育模式的創新,藝倉美術館也是一例。該美術館2018年開始發起藝術公共教育專項基金,與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合作并委托這個公益組織舉辦如針對社區兒童的公共藝術賞析公開課,通過招募家庭和兒童,幫助他們理解社區中每天可能會見到的藝術作品。特別是社區中還有許多退休工人,他們有些原來就在紡織廠、毛巾廠工作過,通過組織他們參觀上海紡織博物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再到藝倉美術館參觀《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展覽,既讓他們回憶了自己的過去,也了解到藝術如何通過服飾、家居進入人們的生活。
一個新區的文化如何帶動,美術館的作用不容忽視。臨港新片區的建設就將美術館與社區之間的關系納入到一定的視野中。臨港當代美術館“滴水集”項目就是一個通過美術館創新特征帶動當地氛圍的公共文化藝術節,以藝術表演、藝術集市、藝術家工作室開放等方式形成公共文化生活交往平臺,不但培育藝術生態,并且聯動了臨港高校互動和帶動游客資源。“滴水集”除了當代藝術、時尚活動之外,還挖掘區域資源,把臨港故事中的鳥哨制作和魚具制作里的兩項非遺帶入美術館,通過在“滴水集”的當代語境中傳播,增加當代臨港的歷史文化維度。
隨著近年來上海美術館空間的迅速發展,美術館與其周邊社區之間產生了廣泛的聯系,擴大了其活動和影響的空間范圍。藝術活動場域的非美術館化,導致各種各樣的新話題:美術館運營系統更新,策展人和藝術家身份變更,藝術自身與環境的聯系等等。但這些話題最終的落腳點,在于藝術政策和公共管理之間的關系。上海走出美術館圍墻的社區實踐,上述幾個案例僅僅是其中一部分。當然,我們也看到,現在涉及這類話題的實踐方面來源于前沿的學者和實踐者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動力構建出來的全新的活動方法。從學科的角度來說,它涵蓋了與當代藝術跨界的設計師、建筑師、社會學學者、表演藝術家,和美術館系統中的當代批評理論研究者、策展人、公共文化政策研究者等。他們以實踐行動而非書齋研學走出各自的道路,并試圖回應當下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提出自己的活動方法論。面對這樣一些新鮮的美術館現象,更需要學界介入,以形成各領域的知識交匯,最鮮活的討論場景,以開啟新一輪深入研討。同時,在合作型社會背景下,僅依靠個人的知識面并不足以解決問題,它也將啟發跨界人群分享各系統的經驗知識,增進相互了解,從而推動在美術館的藝術進社區和未來的“藝術社區”形態中更廣泛的社會合作。
編輯:馬嘉悅
關鍵詞:美術館 社區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