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雙減”,構筑基礎教育“新生態圈”

——走訪上海多所中小學見聞

2021年12月20日 10:07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雙減”政策落地4個多月,學生、家長和老師感受如何?記者日前走訪上海多所中小學,發現學期過半,變化正在發生。伴隨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是學校專業服務能力、多樣化資源供給能力的逐步“雙增”。以人民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通過高質量作業體系建設、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推行“全員導師制”、提升課后服務品質等舉措,校園主陣地作用得到強化。

“雙減”的指揮棒從微觀著手,撬動的是基礎教育整體變革,致力構筑的是一個以育人為中心的“新生態圈”。

設計好每一份作業

“作業少了,也更有趣了!”上海市松江區九亭第四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尚宸說,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感受。

少而精的作業背后,是老師們以“繡花”功夫開展的一場“作業攻堅戰”。在九亭第四小學,教師用“三級跳”的形式設計彈性作業,用“友情提示卡”區分作業難度,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讓學習困難的孩子“吃得飽”,讓學習不費力的孩子“動動腦”,也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跳一跳”。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實踐性作業,鼓勵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探究飲食文化、博物場館、歷史遺跡、家鄉美景等。作業的開放性和實踐性策略延伸到所有學科,融入每一位師生教與學中。

小作業,大文章。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作業承擔著診斷、評價和指導的重要作用,加強作業管理既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領域,更是學校落實“雙減”主體責任的應有之義。設計好每一份作業,帶動的是學校內涵建設,激發的是學生學習熱情和能力,考驗的是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在上海市楊浦區三門中學,圍繞作業的一套反饋、輔導和點評機制,成為減負增效的“利器”。該校教導主任劉瑞華介紹,這學期,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校內課后服務時間完成當天的大部分作業,尤其是老師的個性化輔導,讓“難題不出校門”成為現實。“學生有了半小時的午休,下午課堂效率明顯提高,這也是‘雙減’釋放的紅利。”

據了解,上海一直高度重視作業設計,2018年“作業研究”成果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在此基礎上,上海陸續印發小學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手冊、初中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手冊,推出一系列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相關措施。結合“雙減”新要求,上海持續在作業設計和作業指導上發力。近期將出臺“校本化作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聚焦基層應用,突出教師可操作,并開展全員培訓,著力提高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

“要充分發揮好作業在教學中的各種作用,讓學生在作業中獲得愉快體驗,感知學習意義,建構知識,發展能力。”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告訴記者。

線上有名師,線下有導師

這學期,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六年級的孩子們都有了一位“簽約”導師。有困難找導師,有困惑找導師,與班主任的工作形成補充,導師更注重學生成長中的個性需求,為“結對”學生提供陪伴式關懷和精準指導,疏解學業壓力、增強成長信心。

導師還肩負著成為家校溝通“橋梁”的責任。黃浦區蓬萊路第二小學沈寒亭的爺爺說,自從有了“簽約”導師,不僅孩子多了個“老師朋友”,家長也多了個了解孩子的渠道,感覺更放心了。

這是上海在全國率先推行的全員導師制。此前,全員導師制已在上海12個區186所中小學試點一年,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在初中所有年級和小學、高中重點年級實現全覆蓋,目標是“學生人人有導師,教師人人是導師”。為配合全員導師制推廣,上海積極開展專業資源開發和培訓調研指導,并下發《師生關系指導手冊》《家校溝通指導手冊》《作業命題指導手冊》,同步實施市級種子教師培訓,啟動區、校教師全員培訓。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閔輝表示,全員導師制是上海落實“雙減”政策、發揮教師育人“引路人”功能的重要舉措,目的就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家校關系,形成育人合力,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線下有導師,線上有名師。今年9月,“上海空中課堂”推出升級版,新設《名師面對面》欄目。優秀教師通過電視屏幕、在線授課等形式,為學生傳授知識、答疑解惑。欄目背后,是一個超強的“名師天團”——由上海400多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雙名工程”團隊教師等組成的志愿者隊伍。

這一優秀師資“云共享”舉措,受到學生和家長歡迎。大家普遍反映,線上的豐富資源,成了“雙減”后個性化學習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寶庫”。截至目前,《名師面對面》欄目累計收視觀眾已達354.3萬。

當教師角色進一步凸顯,教師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學習方能更好回歸校園。眼下,依托緊密型學習集團建設,上海正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促進優秀教師有序流動,打造更緊密的新型教學共同體。這一切圍繞的是,更多關注學生,服務好學生差異化的教育需求;更多聚集優秀教師,讓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

無論是線上“永不落幕的課堂”,還是線下“全員導師制”,上海希望通過標本兼治,以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強化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和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

盤活校內外資源

放學后去哪兒?“雙減”后,上海中小學提供了課后服務的鮮活樣本。

教育部“雙減”學校直報系統數據顯示,上海100%的義務教育學校都提供課后服務;參加學生達132.5萬人,實現愿留盡留全覆蓋;所有學校都能做到每周5天、每天不低于2小時。這些指標均位于全國前列。

一區一策、一校一方案,課后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上海市梅園中學在課后服務中以“走班制”形式,為學生提供鼓樂、健美操等體驗課程,學生根據興趣報名,每學期輪換,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開發建設“校園微信課后服務智能平臺”,學生每月在平臺自主選課,生成“一生一表”。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中小學課后服務主要由本校教師承擔,94.1%的教師投入到課后服務中,展現了擔當和作為。上海市教委鼓勵區、校探索教師彈性上下班、調休、提供晚餐便利等人性化措施,并在財政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確保參與教師勞有所得。

為豐富學校課后服務資源,上海不斷盤活校內外資源,征集各類素質教育類課后服務在線課程。經專業評估,已有337家機構(單位)的985門藝術、體育、科技等課程(含活動)入圍首批“上海市素質教育優質課程項目資源”,面向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免費開放。

高質量的課后服務,需要強有力的支撐體系。教師資源不足,上海鼓勵各區建立助教隊伍,整合退休教師、志愿者和其他有資質的專業人員作為課后服務補充力量。上海各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少科站也主動與區域內學校“手拉手”開展課后服務。初步統計,上海各區學校的課后服務共引入11414名退休教師、社會專業組織、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等專業力量。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五育活動日”覆蓋區域內中小學。黃浦區青少年藝術活動中心“送課進校園”,每周向約5000人次學生提供100余門公益性課后服務課程。與“雙減”前相比,課程設置增長50%以上。

堅持立德樹人,盤活、整合校內外資源,校社聯動、館校聯動的“育人”大格局正在形成。上海年內還將推出“上海市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指南”,以共享、開放、協同的新形態,聯手校內外共同規范并探索面向青少年全面發展需求的課后服務優質教育供給。

“雙減”之下如何“增”、怎樣“強”,能否創新手段、提升能力,將“雙減”作為撬動基礎教育變革的抓手,構筑全社會合力育人的“新生態圈”——挑戰才剛剛開始。(本報記者 顏維琦 任鵬)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學生 作業 服務 上海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