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首頁>科技>資訊

提升農民科學素質 實現“三位一體”的鄉村振興目標

2021年08月02日 08:59  |  作者:李玉梅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促進農民全面發展應立足于其職業特點和社會分工,既要促進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民社會福利、增強農民社會保障等外生發展,也要促進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強化身份認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內生發展,切實增進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國首部以鄉村振興命名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鄉村振興促進法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該法的立法目的。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三位一體”的鄉村振興促進目標,將產業、地域和人力要素有機結合,其中,“農民全面發展”是實現“三位一體”促進目標的重要基石和源頭活水。

農民承擔了鄉村振興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是現代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的提供者和服務者,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設計者和行動者,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關鍵。促進農民全面發展應立足于其職業特點和社會分工,既要促進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民社會福利、增強農民社會保障等外生發展,也要促進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強化身份認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內生發展,切實增進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升農民科學素質任務艱巨

促進農民全面發展首先要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特別是科學素質。《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將農民作為科學素質行動的重點人群之一。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個百分點,整體水平快速提升。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差距未見縮小。2020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分別為13.75%和6.45%,城鄉差距達7.3%,與2015年7.29%的差距水平基本持平。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雙重目標下,農民科學素質提升任務艱巨,挑戰巨大。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我國農民的年齡分層、性別比例、受教育程度、知識結構存在短板;農民擁有傳統農業保護優勢,但是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思想觀念、生產理念、科學技術等方面存在不足;農村科技人才匱乏,面對推陳出新的生產經營概念和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農民缺乏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后勁;農民在適應現代生活方式、抓住發展機遇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

2021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針對解決城鄉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問題提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各地區、各人群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明顯改善;到203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城鄉、區域科學素質發展差距顯著縮小,為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奠定堅實社會基礎。而《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2)》將“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確立為在“十四五”時期實施的5項提升行動之一,提出“到2022年,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模式和經驗”。

政策法規為農民科學素質提升提供剛性保障

農民科學素質提升也迎來新機遇,目前,我國業已建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科學技術進步法雙輪驅動的法律框架,黨內法規也對鄉村人才振興提供了制度保障,是農民科學素質提升的有利條件。

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是國家義務。憲法第二十條、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五條和第二十三條都規定了國家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提高全體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國家鼓勵和支持農業科學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傳播和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因此,農村科普工作應繼續加強,圍繞科學生產、文明生活等,結合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向農民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是社會義務。科普作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社會各界都應當組織參加各類科普活動。科學技術普及法第七條規定,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形式。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要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科普活動。鄉村振興促進法第十一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鄉村振興促進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鼓勵、支持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方面參與鄉村振興促進相關活動。

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是黨的任務。《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第四條規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是黨的農村工作必須遵循原則之一;第二十一條規定,各級黨委應當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和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造就更多鄉土人才;第二十五條強調,各級黨委應當注重發揮科技教育對農業農村發展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健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現代農業教育體系、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把農業農村發展轉到創新驅動發展的軌道上來;此外,第二十二條規定,各級黨委應當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計生協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的積極作用,支持引導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發展,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振興。黨的群團組織在提升農民科學素質行動方面有突出優勢,應注重多元聚力。

不斷縮小城鄉居民科學素質水平差距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中做出重要指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才能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社會基礎。

鄉村科普提質增效,應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縮小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科學素質水平差距。鄉村科普提質增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第一,提升農民“相信科學、和諧理性”的思想觀念。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思想、生態環境保護、節約能源資源、綠色生產、防災減災、衛生健康、移風易俗等方面開展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科普宣傳教育,加強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培育面向市場、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高素質農民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發展鄉村社會事業的關鍵主體。農民教育培訓、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等不同類型培訓,鄉土人才雙創大賽、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賽等競技類比賽,農民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能等級認定等人力資源管理措施,都可以成為打造高素質農民隊伍的載體和平臺。

第三,以鄉村振興科技服務輻射帶動農民。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優勢創新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在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中開展科技示范,在科技服務中鏈接、帶動小農戶,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第四,分類施策,精準提升不同農民群體科學素質。關注不同地區、不同性別農民的科學素質,一方面將社會科普資源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脫貧地區等欠發達地區農村傾斜,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另一方面,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堅持性別平等、機會平等,增強農村婦女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能力。

第五,科技志愿服務助力農民科技素質提升。科技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務組織為服務科技工作者、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高、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自愿、無償向社會或者他人提供公益性科技類服務。2020年中國科協和中央文明辦大力推進科技志愿服務,促進科技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以科技惠民、科學普及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例如,中國農學會的科技志愿服務基層行,動員基層農業科技志愿者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加強隊伍和能力建設,儲備科技志愿者人力資源; 注重農業科技志愿時效,樹立有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帶動全社會各方力量支持參與科技志愿服務。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與農村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人文與發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農民 素質 科學 鄉村 振興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