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奮起直追,以“深科技”攻克“卡脖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安徽考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美好安徽、怎樣建設美好安徽”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世界第一臺VCD、中國第一個基因工程重組藥物,到 “墨子號”“悟空號”作為重大科技成果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從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誕生,到世界首次破解中國種茶樹全基因組密碼。國家創新大格局中鐫刻著安徽烙印。
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說,5年來,他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緊緊盯住“科技創新自主可控”,攻克了一批技術水平領先的關鍵技術,聚集了一批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深科技”企業。“這正是我們向習近平總書記交出的一份新答卷。”呂長富說。
創新邁向“深科技”
“深科技”于1995年由經濟學家大衛·羅森博格提出,是指建立在獨特的、受保護的或難以復制的科學或技術進步基礎上的顛覆性解決方案。
“目前,我們遴選培育出107家‘深科技’企業,235項關鍵技術、262項關鍵核心產品。”在合肥高新區科技局副局長闞瑞看來,“深科技”企業技術壁壘高,一般基于難以復制、具備高技術壁壘的深度科學發現和關鍵技術。
闞瑞說,合肥高新區“深科技”企業目前已經擁有國際首創技術1項、國際領先技術36項、填補國內空白技術37項。與此同時,“深科技”企業累計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264項,PCT專利119項,充分構筑了技術壁壘,打造了競爭優勢。
“‘深科技’相比于當前的應用科技需要更大量且持續的研發投入和科學家及高端人才的深度參與。”闞瑞告訴記者,合肥高新區107家“深科技”企業中,51.4%的企業研發投入占總營收比重20%以上。61.7%的企業科研人員占比50%以上,有65家企業培養和引進了合肥市C類及以上高端人才。
正因為“深科技”創新具有徹底的顛覆性,能夠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所以廣受資本青睞。記者了解到,107家“深科技”企業中,57家企業曾獲得投資。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歐普康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成功上市,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碁微裝)已于2020年10月底首發過會,即將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搶占發展制高點
在安徽,“深科技”企業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原創性先導產業進行前瞻性戰略布局,搶占發展制高點。
“我們陸續攻克了高通量高分辨率腦成像技術、類腦信息處理技術、視頻壓縮編解碼技術等關鍵技術,人工智能多項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中科類腦公司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依托國內唯一的“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人工智能方面獲得多項原創性突破。
在芯片領域,合肥高新區“深科技”企業更是集體發力,助力芯片國產化的突破。
“我們研發的激光直寫與激光直接成像技術,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打破了我國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核心芯片設計完全依賴歐美進口掩膜板的局面。”芯碁微裝的企業負責人感慨于“深科技”帶來的快速發展。
“我們自主構建了世界規模最大的BaF3激酶靶點細胞庫等三大細胞工程技術平臺,逆轉錄病毒的轉基因技術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原代腫瘤細胞株體外擴增技術支持構建原代細胞模型,解決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限制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中科普瑞昇公司負責人劉青松博士告訴記者。
201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杜江峰用東拼西湊來的科研經費買了一臺國外的電子順磁共振譜儀,雖然儀器不錯,但購買過程中卻經歷了對方臨時加價、維修等待半年等糟心事。杜江峰院士當時說了一句話,“高端科學儀器就是科學家手里的武器,中國必須改變受制于人的局面,研制自主科學儀器已經刻不容緩了!”
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的技術源于杜江峰院士實驗室,成立不到4年,該公司陸續發布了國內首臺商用“脈沖式電子順磁共振譜儀”“全數字掃描電子顯微鏡”,后來又推出世界首臺“單自旋量子精密測量譜儀”“量子鉆石原子力顯微鏡”等產品。而國儀量子創業研發出的第一款商業化產品,就是當年困擾杜院士的那臺電子順磁共振譜儀,打破了過去幾十年間這類儀器被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而且在關鍵性能指標上實現了超越。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技術 深科技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