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著名詞作家陳曉光講述“中國歌曲100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
中新網北京5月31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是什么?誕生在哪里?背后有怎樣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采蘑菇的小姑娘》的詞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原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一一道來。
30日,國圖藝術中心在京舉辦由陳曉光帶來的《中國歌曲100年》公益講座,與讀者分享中國歌曲創作10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
作為大眾藝術,歌曲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中國近現代的歌曲與社會、歷史進程緊密結合,有著明顯的時代印跡。講座中,陳曉光解析了包括抗戰時期、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不同時期中國歌曲的代表作及時代特點,講述了中國歌曲100年來的歷史脈絡及發展情況,通過穿插不同時期代表性歌曲的賞析和代表性作者的故事,介紹中國歌曲百年發展所經歷的重要階段,展現中國歌曲的發展過程、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及取得的輝煌發展成就。
他指出,百年中國歌曲發展就像一條奔涌的長河,曾涌蕩起三次高潮:從李叔同填詞的《送別》、龍七詞黃自曲的《玫瑰三愿》、楊度詞沈心工曲的《黃河》,到潘孑農詞劉雪庵曲的《長城謠》、田漢詞聶耳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光未然詞冼星海曲的《黃河大合唱》,再到改革開放后一大批優秀的抒情歌曲。在這條奔涌的歷史長河中,先后涌現出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以及令人崇仰的杰出人才,讓中國音樂、歌曲藝術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陳曉光表示,改革開放帶來審美的多元化,由此帶來音樂審美的多元,這一時期隨著港臺歌曲的傳入,尤其是鄧麗君歌曲的風靡,大陸的流行歌曲創作開始復蘇。“注意我用的是‘復蘇’”,他說,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是上世紀30年代的《毛毛雨》,它誕生在上海而非港臺。這首歌由黎錦暉填詞作曲,原唱為其女黎明暉。
在他看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每個時代的歌曲都體現一代人的精神氣質。講座現場還播放了最早版本的《送別》《黃河》《教我如何不想她》《毛毛雨》等歌曲。
整場講座生動活潑,精彩紛呈的音樂片段欣賞將觀眾帶入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氛圍中,激起大家對中國歌曲的濃厚興趣。許多讀者表示,講座讓他們認識到中國歌曲與中國社會發展史之間的密切聯系,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國歌曲的魅力所在。
據悉,6月14日,國圖藝術中心將繼續舉辦“致敬經典·藝術里的紅色記憶”系列活動,展映電影《周恩來》,并邀請影片主演、著名表演藝術家王鐵成現場交流。(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歌曲 一代人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