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抓“共性” 有個性 上海功能型平臺為成果轉化加速
這些功能型平臺瞄準石墨烯、機器人、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創新環節。它們是企業,但與大多數企業不同,其業務是研發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提供公共技術服務。
近日,法國里昂商學院對中國15000多家與智能制造相關的企業進行評估,發布“2020中國智能制造企業百強榜”,其中上海有13家企業上榜。智能制造生態加速發展的背后,上海一種搭建產學研橋梁的新型研發機構引人注目。
為破解科技與產業之間一直存在的“兩層皮”問題,從國家到地方都積極尋求突破之道。面對科創中心的大命題,面對培育高科技產業策源地的大使命,上海從2015年開始試點面向產業創新的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
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四梁八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批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支撐產業鏈創新、支撐重大產品研發轉化、支撐創新創業,彌補市場缺位,助力跨越實驗室成果到市場落地“死亡之谷”。幾年來,上海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業等前沿技術領域,已經初步建設了15家多領域融合、多學科交叉、多功能集成的功能型平臺,日益成為連接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橋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加速器,成為新興產業的發動機。
關鍵核心技術成果走出象牙塔
幾年前,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下簡稱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總經理習俊通赴德國考察Arena2036平臺上的汽車生產線后,顛覆了他對傳統制造業的認知。
先進制造業與國內制造業的現狀差距讓他確定了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要攻克的難點:產品供給方式的變化要求生產組織方式能夠達到柔性、重組,設備移載則要求技術上的空間定位、位置跟蹤、視覺識別等跟得上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而國內產業應用的共性技術依然薄弱。
“智能制造涉及制造、信息等多個技術領域。一個企業覆蓋所有的環節是有困難的,必須通過集成方式來綜合解決。”習俊通說。
在高密度燃料電池電堆的研發生產上,一條批量生產電堆的生產線會涉及1700多個零部件,單靠人工操作產品的一致性和質量的穩定性難以得到保證。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為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設計打造了一條數字化的產線。通過將平臺上檢測技術、智能裝配等共性關鍵技術導入該公司的電堆智能生產系統,智能化生產效率比傳統制造提高至少150%—200%。
2020年度,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技術服務企業37家,形成銷售額2000萬元。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在外高橋、滬東船廠、華域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國家電網等企業中得到應用。
釋放產業鏈合作共贏動力
在遠離繁華市中心的上海臨港,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的對面,工業互聯網功能型平臺也承擔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試驗驗證、應用落地等產業化服務的重任,已經為30多家企業提供技術和咨詢服務,累計產生效益5000余萬元。
國內工業互聯網、智能化工廠的案例很多,但我國的工業互聯網仍處于初期階段,還沒有發展到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大規模推廣的成熟階段。此外,邊緣設備接入、數據分析、工業機理建模和工業應用開發方面,工業互聯網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都存在亟須突破的技術瓶頸。
圍繞臨港地區制造業的實際需求,工業互聯網功能型平臺從工業網絡、標識解析、平臺和安全等方向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服務。
工業互聯網功能型平臺以產業鏈條上龍頭企業作為示范應用,帶動下游企業的路徑模式進行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打造了多個成功案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忠斌介紹說,標識解析方面,工業互聯網功能型平臺為航空、核電、新材料、機加工、醫療器械等領域,合作建設了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網絡方面,為商飛熱處理車間建設了熱處理設備的數字孿生模型,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熱處理車間智能管控系統;在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部署了覆蓋現場作業的工業網絡,實現了數十種不同類型的數控機床、焊機等設備的聯網、數據采集與分析,建立了焊接質量過程管理系統;為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5G+AR/VR的應用場景;平臺方向,聯合樹根互聯,開展工程機械行業異構數據融合的技術攻關。
多渠道創新鍛造殺手锏
上海新型研發機構的一大特色在于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的運營,是上海為建設國際科創中心而實施的一項創新舉措。這一采國外研發機構管理運行經驗之長的模式,目前還在起步和摸索階段。這些功能型平臺瞄準石墨烯、機器人、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創新環節。它們是企業,但與大多數企業不同,其業務是研發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提供公共技術服務。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組織精干部隊來到臨港,開始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探索建設的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一手牽產業精銳力量,一手拉高校頂尖科研團隊,一頭扎入產業土壤,跨越體制機制的阻礙,在智能制造成果轉化領域開辟了新天地。
“模式創新為先,技術創新為源,產業應用為本,打通知識、技術、產業之間的障礙和鏈路。”這是平臺對自己的定位。
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采用“平臺+項目公司”的模式實現團隊來源多元化、資金來源多元化,積極申請政府資金、廣泛吸納風險投資,管理團隊入股。同時,遴選研發技術,選擇高校最具實力和產業應用前景的項目進入平臺轉化產業化,并且轉化項目目標明確,3—5年內要有明確的市場應用需求,能夠產業化。
產業化平臺如果沒有合理的激勵機制也無法長久維持。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為孵化出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設計了股權架構。混合所有制公司由項目團隊發起,團隊持股比例一般不低于60%;平臺公司持股不高于15%,其他股份開放給市場和社會主體。這樣的股權架構確保了創始團隊的經營主導權,同時又能夠充分調動研究院、平臺公司的優勢資源。
打通智能制造技術與產業之間的“天塹”既需要科學研究人才,更需要產業背景的人才。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180多人組成的運營團隊中,來自產業層面的人才占三分之一。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副總經理李紅濤博士2007年畢業于上海交大,之后在GE、西門子世界五百強企業從事高精度先進制造科研工作。“經過大企業的歷練,他們擁有獨特的科研團隊協調和項目團隊管理能力。這種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在技術產業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習俊通說。
體制機制的創新打通了技術與產業之間的這道天塹,智能制造技術通向航空航天、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核電裝備等領域的閘門隨之被拉開。
五年來,通過智能制造功能型平臺,氫燃料電池雙極板、氫燃料電池電堆、微波智能感知、工業視覺檢測等智能制造核心關鍵技術從上海交大校園的實驗室中走出,技術應用落地轉化為產業化成果,并延伸至汽車、輪船、地鐵軌道等重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的工廠車間,成為國產智能制造新興力量。
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是工業互聯網功能型平臺的承擔單位,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全資子公司。工業互聯網功能型平臺以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為平臺公司,采取商業化治理模式,撬動社會投資和培育產業,成果轉化基因被不斷激活。依托多所高水平、地方性的大學、開放共享工業互聯網公共技術資源、加強對產業的支撐與服務,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推出。
突破傳統舒適區,讓科研變得更加市場化,也更有活力,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作為探索突破體制束縛的新興事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平臺 功能型 制造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