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讀書>資訊
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訪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王懷超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其中涉及“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教育長、一級教授,國家開放大學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懷超長期從事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與學術實踐,本期學術家園邀請王懷超教授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建議》相關內容,從自身專業角度,就文化部分談認識和體會。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學術家園:《建議》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概括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您看來,文化在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從人民至上的角度,如何解讀文化方面的內容?
王懷超: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指出,在“十四五”時期,要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是中共中央基于歷史和現實考慮,著眼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長遠作出的戰略決策,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伴隨著文化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必然召喚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其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懈追求。早在1940年,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成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在領導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在建設社會主義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真正有力量、有前途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的發展、文明的培育,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意味著,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滿足。那么,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會迅速增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著力加強文化建設,盡可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要遵循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著力發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公共文化產品,把公共文化服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切實增強人民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當前,我國物質生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精神文化生產發展也不平衡、不充分,尤其廣大農村的精神文化發展嚴重滯后。要聚焦城鄉文化發展不平衡、農村文化發展不充分問題,下大力氣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共同發展、充分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促進城鄉文化協調發展,共同繁榮。
“使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成為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學術家園:《建議》在“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部分首先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明確提出“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您多年來從事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在“十四五”時期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方面,有著怎樣的學術思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怎么做?
王懷超:任何一種文化形態,任何一種意識形態,都有一種主流文化居于統領地位,這種主流文化是一種引領,是一面旗幟。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形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而言,其主流文化就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靈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是思想引領。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任何時候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貫徹到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各領域,使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成為文化生活的主旋律。對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和分析問題,把唯物辯證法貫徹到底,面向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對現實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認真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并將這些經驗上升到理性高度,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用這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創新思路、深入研究、跟上時代,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把哲學社會科學推向前進!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學術家園:《建議》提出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并將之作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三大重要任務之一。為什么?在您看來應該如何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王懷超:《建議》有一個新提法: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向、行為規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建設舉措,可以說是一個重大戰略舉措。文明程度是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顯著標志,也是一個現代化國家的文化基礎和精神支撐。我們要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多方用力,持之以恒。在全社會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范、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一是要在全社會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二是深入進行理論信念教育,使人們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堅定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信任。團結一致、萬眾一心,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三是著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深入推進全民道德建設,夯實社會道德基礎。四是深入持久地開展普法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強化法治觀念,樹立法律權威,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
編輯:羅文
關鍵詞:文化 建設 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