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象州縣寺村鎮白石村:留住鄉愁 拔掉窮根
記者 胡鐵軍 通訊員 賴榮臻
本報記者 胡鐵軍 通訊員 賴榮臻
10月19日,象州縣寺村鎮白石村,秋日的陽光灑遍青磚黑瓦,溫暖著圍坐閑聊的老人們。“剪刀手”鄭枝沒事就喜歡站在村里的花圃、風景樹旁,精心給樹枝修剪造型。
白石村是清代著名教育家、被譽為“兩粵宗師”的鄭小谷的故鄉。當年,鄭小谷35歲中進士,卻只做了14個月的官就還鄉,在廣西各地書院講學育人,著書立說。白石村以“鄭小谷”為名片,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成為來賓市新農村建設、清潔鄉村示范村,并入列廣西“旅游名村”創建名錄。
白石村有好幾個廣西第一,是廣西第一個嵌名楹聯村。原來,他們聘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李洪旺等書法家三進三出白石村,一家一戶走訪,創作出100多條蘊含家主姓名和故事、職業等信息的對聯,并用楠木雕刻制作。此外,白石村還舉辦了廣西首個縣域鄉賢文化旅游節。白石村將一項流傳多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米餅包裝營銷,打造成“白石小谷米餅”品牌,年產約6.8萬公斤,年產值達200多萬元,帶動村里160多戶村民脫貧致富。
白石村的建設,處處突出一個“文”字,村中建有詩廊、農家書屋、活動室等,開發了以國學研究為主的小谷書院,成立研學基地,開設有漢服、學吟誦、應趕考等項目,讓游客親身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創新發展鄉賢文化是白石村的一大特色。白石村成立鄉賢理事會,充分發揮引資、引智作用,支持村黨支部開展鄉村治理,制定符合時代特點的新村規民約和村訓,傳承治家治村之道。鄉賢理事會“米餅鄉賢”賴翠和引導全村誠信經營,全村沒有出現因產品質量和銷售服務方面的投訴。村里還成立鄉賢助學基金會,去年表彰獎勵了村中16名貧困學生6000多元。
白石村的鄉村旅游搞得有聲有色,獲評為3星級鄉村旅游景區。
關鍵詞:留住鄉愁 拔掉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