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發展產業“拔窮根”,五年見證山村巨變
講述人: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獲獎者,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縣脫貧攻堅辦主任 李光輝
作為一個嘗盡貧困滋味又曾遭遇地震傷痛的北川羌族人,改變貧困面貌是我畢生的追求。分管脫貧攻堅工作7年來,我見證了北川發生的歷史性巨變:全縣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539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17年高質量脫貧摘帽,連續4年獲評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回顧這幾年來的變化,我深深感到:要斬斷窮根,必須破解產業發展難題。有一次,我在曲山鎮大水村看見一片樹高兩三米、胸徑近一米的苔子茶老茶樹,足有三百多畝,卻因沒人管理撂了荒。北川苔子茶,這可是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的“牌子貨”啊!心痛不已的我萌生一個想法:建立農民合作社,把茶葉產業搞起來。
說干就干。我們以大水村為試點,建立了振興茶葉合作社。2016年,合作社吸納了29戶貧困戶入社,平均每戶增收7000元以上。
振興茶葉合作社的成功,為下一步產業發展積累了經驗。不久之后,針對山區實際,我們制定了“山頂林藥、山腰蔬果、山下漁樂”的總體規劃。北川的“綠色崛起”讓許多在外務工人員紛紛返鄉創業就業,鄉野大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以前,每次見到我的幫扶戶、擂鼓鎮南華村村民趙春蓉時,她總是問:“我們的退耕還林補貼是不是該到賬了?地力補貼是不是發少了?村上的扶貧資金用到哪里去了……”我想,能不能借助互聯網,建立一種新的扶貧資金監管模式,讓村民們對資金去向心知肚明?2017年年初,經過多方努力,我們研發了“互聯網+精準扶貧代理記賬”平臺,并在擂鼓鎮試點。當技術人員給村民們的手機裝上App,并現場教會大家使用時,村民們驚喜交加:“村上修路的資金已經撥了一半”“上個月的收支全都查得到……”半年后,該模式在全縣推廣。當我再到趙春蓉家時,她笑著豎起了大拇指。
回望這五年,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未來五年,我的心愿很簡單——希望更多貧困群眾在黨和政府幫助下,用勤勞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關鍵詞:發展產業“拔窮根”,五年見證山村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