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3年來170萬大學生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以創新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10月09日 17:24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自2017年舉辦以來,累計吸引了170萬大學生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和城鄉社區,開展了近38萬個創新創業項目,對接農戶近100萬戶。大學生們走出校園,扎根祖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增長經驗才干。本報記者采訪了三名參與活動的大學生,來聽他們講述在紅色筑夢之旅中的所思、所感、所悟。

——編 者

搭建平臺,拓展銷售渠道

講述者: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屆碩士劉沈廳

2017年初,我回到家鄉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創業,流轉了130余畝土地種植柑橘和獼猴桃。經過幾年時間,家鄉的果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種植面積近17萬畝,覆蓋葡萄、柑橘、獼猴桃等品類。

去年年初,我和其他9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一起成立了彭山區果業商會和微夢志愿服務隊。今年年初,全區7000多萬斤晚熟柑橘面臨滯銷。我們商會對接政府、收集問題、反饋需求、討論方案,用7天時間建成了“零接觸式”水果中轉站。

打通物流只是第一步,拓展銷售渠道才是關鍵。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通過電商協會對接直播帶貨平臺。近100位主播走進果園,開展直播300余場,累計銷售300萬斤,銷售額2000萬元。

此后,我們又培訓140余位農場主運用新媒體平臺,實現農商信息共享、遠程視頻洽談、直播看貨、監控采摘等,并輔以冷鏈物流儲運、“零接觸式”中轉站轉運,銷售柑橘1200萬斤,價值4860萬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以每斤4.5元的好價格幫一名剛脫貧的老果農賣出了8萬斤柑橘。他十分感動,還主動加入服務隊,成為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志愿者。

受到中轉站模式的啟發,我又搭建起公益性“數字農業服務平臺”,整合新媒體矩陣資源,讓政府、果農、客商等實現一站式無縫對接。6月初,平臺搭建完成,現已陸續入駐農場200余家,全國客商60余家,產品超過500個,線上勞務中心也已入駐農民工1000余人。

今年8月,為減少洪水災害對果農的影響,平臺緊急通過線上直播引流和線下平臺對接,助銷葡萄500萬斤,挽回損失5000余萬元。看到這些數字,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做的不是自己的專業,但卻是對鄉親們實實在在有幫助的事業。

我們立志做有夢想、有情懷、有擔當的青年人,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農業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助力鄉村振興。

傳承技藝,編織青春夢想

講述者:賀州學院2018級學生潘水珍

“五嶺山歌就是多,出門兩步腳絆歌;世代種地又種歌,盼望走出大山窩……”這是我的家鄉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的瑤族蝴蝶歌,聽著這首歌長大的我,一直希望走出大山看看,并幫助我的家鄉脫貧,讓鄉親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參與“扶瑤織夢”創新創業團隊后,我才真正體會到瑤族服飾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在校內老師和校外傳承人的指導下,我們團隊拜訪了600多位瑤鄉繡娘,錄制了2600多個小時的視頻,拍攝了3.7萬多張照片,收集了963件(套)原生態瑤族服飾,共繪制了1254種瑤族紋樣,建立了瑤族服飾IP地址數據庫。

依托“國家級非遺名錄《瑤族服飾》賀州學院傳承基地”和國家旅游商品研發中心(賀州)聯合研發基地,在實踐中,我們探索出“高校(設計生產研發中心)+基地(瑤繡傳承培訓體驗、鄉村扶貧車間)+繡娘(刺繡工坊和繡娘家庭)”的瑤鄉扶貧新模式,年產服飾1.02萬件(套),各類工藝衍生產品3.6萬件,帶動了瑤鄉的發展。

不僅如此,團隊設計的瑤繡作品還被許多博物館收藏,有兩種瑤繡圖案作品還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征集,用于聯合國商務筆記本的裝飾?,F在,賀州市的瑤繡繡娘達500多人,其中360余人是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和返鄉農民工,每年人均可增收1.5萬元以上,富川縣也成功脫貧摘帽。

今年暑假,我們團隊兩次前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與當地企業合作研發一批瑤族文創產品,開展網上直播帶貨,還建立“都安瑤族自治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密洛陀》傳承基地”、賀州學院教學科研實習實踐基地和“扶瑤織夢”非遺+文創產學研基地,助推都安瑤族文化傳承與瑤鄉脫貧攻堅。

今后,我會好好珍惜大學的學習時光,繼續參與“扶瑤織夢”,實現我的夢想。

返鄉創業,助力黔貨出山

講述者: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8級研究生肖祥應

我出生在貴州省石阡縣農村,2018年9月開學前,我們村的村支書對我說,“你去北京好好讀書,以后回來支持家鄉建設”。進入大學后,我常聽同學講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經歷。漸漸地,返鄉創業、助農脫貧的種子在我心中發芽。

辣椒是貴州特產,僅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石阡縣等地種植的辣椒就有上萬畝。今年,鄉親們種植的辣椒大面積豐收,卻因銷量不好而發愁。我也替大家著急,希望能為老鄉們做點實事。

經過反復思考,我想到,如果能通過直播帶貨宣傳,家鄉的農產品或許就不愁銷路了。于是,我與有助農帶貨經驗的同學組建了14人的北科大“黔小哥”青年返鄉創業實踐隊,在我的家鄉銅仁開展電商助農活動,幫助鄉親們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經過前期調研,我們與石阡縣和記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簽訂生產協議,對口支援沿河縣,將沿河縣的辣椒作為原料,開發出系列產品,借助直播拓展銷路。如今,每個月銷售五香辣椒面達到500斤以上。

未來,我會繼續創新直播營銷方式,助力黔貨出山、促進家鄉經濟發展。

關鍵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