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產業對接 產業對接
一顆棗的力量
山西省臨猗縣廟上鄉的設施棗棚(8月29日手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孫亮全 攝
廟上鄉山東莊村村民劉太原家里有26畝地,全種了春棚棗樹,今年已經收獲完畢。“一畝地能賣一萬四五,全部純利潤二三十萬元。種棗戶都差不多,誰家一年還不掙個十來萬?”他說。
廟上鄉以前可不產棗。
靠近黃河的臨猗縣是傳統農業縣,過去以盛產糧棉著稱。但黃河支流涑水河流經的廟上鄉,水多堿大,糧棉產量都低。
“也種過別的東西,都不行。”53歲的劉太原說。1993年,山東莊村在省里一家研究所工作的畢平根據家鄉情況,培育出“臨猗梨棗”,并在家鄉推廣種植,獲得了成功。此后,村民們開始挖野生酸棗樹,栽到地里后再嫁接梨棗。在政府引導下,短短幾年間,廟上鄉梨棗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8萬畝。“棗樹喜歡鹽堿地,劣勢反倒變成了優勢。”廟上鄉鄉長史衛澤說。
隨著梨棗產業的快速發展,貨架期短、賣棗難等問題接連出現。到2007年,臨猗縣梨棗產業跌入低谷。當地開始更換品種,嫁接市場效益更好的冬棗。
2009年,臨猗縣制定了棗業二次振興戰略,針對鮮棗品種雜、管理難、雨季裂果、貨架期短等瓶頸,推廣設施大棚、矮密早栽培、配方配肥、環剝環割、生物防治等技術集成。
“光設施大棚就分為地坑暖棚、棉被棚、鋼架棚、春棚、遮雨棚等5種,將鮮棗上市期從10月份變成了從6月持續到10月底。”廟上鄉農村經濟管理中心主任詹保庭說,貨架期延長了5個月,促進全鄉棗農增收6億元。
8月29日,山西省臨猗縣廟上鄉的農戶在結滿冬棗的棗樹前笑逐顏開(手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孫亮全 攝
近些年,臨猗縣持續以果興縣、以果富農,已經形成了“坡上蘋果坡下棗,中間石榴長得好”的果業格局。全縣150萬畝耕地中,蘋果、鮮棗等果品種植面積達110萬畝,全縣年產水果25億公斤以上,出口37個國家。小鮮果已成為當地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關鍵詞:一顆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