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扶貧車間機器響 居家就業有奔頭
本報訊 (記者 楊雯) 黔西南州通過建設扶貧車間,靈活開發零工崗位,加強勞務協作,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到車間務工,實現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目前,黔西南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周邊建有扶貧車間98個,吸納5300余人就業,其中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2200余人。扶貧車間在黔西南州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讓更多貧困人群、特殊群體實現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
告別貞豐縣龍場鎮三河村的老家,搬進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對于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田應春來說,不僅僅是從山里搬到城里,還過上“上樓生活,下樓工作”的好日子。
以前,丈夫外出打工掙錢,田應春留守農村照顧家庭。
如今,她在社區的幫助下,在家門口的一把傘產業園扶貧車間務工,實現了就業。“車間就在家附近,還能把訂單帶回家去做,方便照顧孩子,每個月至少能有1500元左右的工資?!碧飸盒χf。
扶貧車間讓很多像田應春一樣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對搬遷后的生活感到非常滿意。在興義市七舍鎮革上村精準扶貧工藝車間工作的顏小露,學習制作編織椅子、板凳等旅游產品,每月工資有4500元左右。對于從廣東打工回到家鄉的顏小露來說,在家鄉工作生活更加穩定幸福,未來充滿了希望。
位于安龍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蘑菇小鎮的安龍聚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受疫情影響,4月16日才開始逐步恢復生產,目前工人已全部返崗??偨浝砝钪具h說:“今年計劃帶動200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痹摴驹谀⒐叫℃?、雙龍小鎮、五福小鎮都設立了扶貧車間,采取以訓定崗的方式,讓工人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同時通過計件工資,穩定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這只是黔西南州眾多扶貧車間的一個縮影。這些建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已成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全面融入新環境、實現就業增收、過上美好生活的新起點。
為有效推進勞動力就業,黔西南州大力開展就業扶貧車間建設,聚焦全州3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精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以下簡稱新市民)勞動力技能培訓。截至6月底,累計開展新市民技能培訓7.7萬人次。探索“人社+繡娘集團+N”模式,全面開展繡娘培訓,促進新市民居家就業;創新建立“人社+教育+行業”培訓就業模式,從2019年2月以來,在黔西南州職業技術學院共舉辦示范培訓班62期,累計培訓8323人,在65家企業建立實訓基地,逐步破解培訓后就業難問題。
為抓實勞務協作,促進輸出轉移就業,黔西南州全方位、多角度、有措施地開展工作,更好地引導有外出就業意愿的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有組織轉移就業,并提供跟蹤服務。依托已設立的1個州級和9個縣級對口幫扶城市勞務協作站,加強與東部地區人社部門、企業的溝通聯系,加大宣傳組織力度,指導幫助州內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有組織輸出就業。
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中無法輸送到企業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結合實際,適度、合理、規范開發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截至6月底,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1593人。
今年疫情期間,黔西南州創新設立“就業險”,確保新市民失業后有保障。據統計,疫情期間“就業險”賠付1024人,賠付資金32.26萬元。
接下來,黔西南州將按照關于就業扶貧工作“外輸內拓”的總思路,千方百計幫助群眾端穩就業的“飯碗”,幫助企業夯實基礎、持續發展、做大做強,多方努力為黔西南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就業力量。
關鍵詞:扶貧車間機器響 居家就業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