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彌勒:產業筑起小康路
本報記者 王丹
江邊鄉萬畝芒果飄香,五山鄉萬畝皇冠梨掛果,西二鎮萬畝柑橘已成熟……一個個萬畝產業的覆蓋,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將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攻堅克難,探索創新的成果。
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源。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彌勒市聚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大力推動產業扶貧,按照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構建“一帶兩區一河谷”的現代農業產業布局,抓規劃引領,實現產業規劃全覆蓋,幫助貧困群眾種下一棵棵“搖錢樹”,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為小康路奠定基石。
創新“N+1”機制 凝心聚力幫扶
藍色的大棚沿著村道整齊排開,成為彌勒市彌陽鎮母乃村一道特別的風景。
“為了幫扶母乃村發展大棚番茄產業,當時一共培育了57120株苗。”說起大棚番茄在母乃村的“落戶”,馮永武記憶猶新。他是彌陽鎮章保社區小平地村的村小組長,同時也是社區工作人員,自彌陽鎮開展“N+1”幫扶活動機制以來,有著多年種植大棚番茄經驗的他挑起了幫助母乃村發展產業的“重任”。
種植番茄期間,馮永武和章保社區的相關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驅車50分鐘從章保社區來到母乃村,查看村民們的種植情況。“在生長和掛果階段,也要來幫助他們查看病蟲害、掛果情況等。”馮永武說。如今,母乃村已發展大棚番茄種植超過30畝,每年可讓村集體增收4.5萬元,一季番茄農戶每畝增收600元。
章保社區跨區域幫扶母乃村發展大棚番茄種植,是彌陽鎮探索“N+1”創新幫扶機制的一個縮影。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為解決全鎮村社區發展不協調、山壩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彌陽鎮按照區域特點,突出“抓兩頭促中間”,做強山區、做活郊區、做優社區,統籌推進,協調發展。“N+1”幫扶活動機制由2個或2個以上位于市區、郊區的農居混合型社區掛聯幫扶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確保全鎮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如期脫貧出列,讓貧困戶增收致富。
同為幫扶社區的鋪田社區瞄準母乃村的海拔優勢,大力推動當地發展魔芋、玉米種植以及葫蘆蜂養殖產業,定期召集村民召開種植技術培訓大會,免費為村民提供種苗、種植管理技術。不斷興起的產業,托起了山鄉貧困群眾的脫貧小康夢。
自實施“N+1”幫扶模式以來,彌陽鎮發展金絲皇菊種植60余畝、大棚番茄32畝、食用玫瑰108畝、香葉天竺葵1000余畝,有效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N+1’幫扶機制克服了‘一幫一’的脫貧力量限制,在黨建扶貧雙推進中有效發揮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集聚效應,充分整合資源,互幫互促,共同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發揮長久效應。”彌陽鎮黨委副書記雷云海說。
打通上下游渠道 推動持續發展
8月下旬開始進入人參果的盛產期,西一鎮雨龍村委會阿雨龍小組的畢春燕隨之忙碌起來。“采果需要大量勞動力,因為種植的地方離村子有一段距離,所以每天都要用車把村民們拉到基地去采果。”畢春燕說。
早上6時多,畢春燕的家門口已聚集了許多前來務工的村民,楊虎龍便是其中之一。“我是阿雨龍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畢春燕打工每天有70多元的收入。在她的帶動下,我學到了技術,開始在自家的地里種植人參果,從最初的1畝到現在已經有5畝了,人參果價格好,脫貧不是難事。”楊虎龍信心滿滿。
隨著人參果種植產業的發展,彌勒市畢春燕人參果專業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成員從最初的9戶發展到47戶,種植面積從60畝發展到325畝,最多時帶動146戶貧困戶增收。
“成立合作社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擴大種植規模,也是為了更好地打通銷售渠道。”在畢春燕的牽頭下,合作社與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公司對合作社農戶的人參果進行收購,在線下實體店鋪與線上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我們的水果線上銷售額已達到2000萬元。”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智銘介紹,“但鮮果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為了平衡電商與線下市場的不對稱,我們在收購農戶鮮果的同時,也在發展上游種植。”
在東山鎮,500畝人參果示范種植基地采取“黨總支+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種植經營模式,以合作社為主體、基地現場培訓為抓手,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提供種苗、技術、收購,訂單式農業合作保證種植戶“種、售”無憂,推動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近年來,彌勒市狠抓聯結帶動,結合實際探索多種產業發展模式,實現全市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全覆蓋。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江邊鄉萬畝芒果、五山鄉萬畝皇冠梨和柑橘、西二鎮萬畝柑橘、東山鎮萬畝冷涼蔬菜及特色養殖等“一鄉一業”特色產業;綠水村香椿、路龍村及舍姑村生豬養殖、額依村肉雞養殖、鐘山村半邊紅李子、清河村紅美人桃等“一村一品”特色產品。
延伸產業鏈 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全覆蓋
今年46歲的西一鎮中和村委會石門坎村村民龍玉光在龍緣葡萄酒莊找到了一份工作——當游客齊坐在葡萄架下品嘗美食時,龍玉光和他的兩名徒弟一起上臺為游客們唱歌助興。
“我的家里只有1畝多地,種地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龍玉光是彝族支系阿細人,能歌善舞的他想到了外出務工,“以前只能到大城市才能找到唱歌的工作,沒想到回到家鄉還能找到這樣的工作。”
“今年,我們將餐飲板塊的業務進行了拓展,10月份將在東風韻景區開業一家專門服務游客的餐館。”紅河龍緣葡萄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云飛介紹,“我們計劃在新開的餐館里植入彝族文化,讓阿細人的歌聲與美景相伴,讓更多游客體會彌勒的魅力,同時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
龍玉光的工作崗位得益于彌勒市葡萄產業的發展。隨著彌勒葡萄在市場上的備受青睞,這張獨屬于當地的“IP”成了產業發展的最好廣告。葡萄種植、葡萄酒釀制,以及由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景區文化延伸出來的第三產業均在蓬勃發展。而這,也為當地不具備發展產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若干工作機會,為他們開辟了另一條可選擇的脫貧道路。
在另一邊的彌勒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內,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的倉庫裝貨、發貨,一派熱火朝天的情景。“鮮果的銷量較為穩定,入駐了園區后,我們將把重心放到農產品產業鏈的延伸上。” 總經理張智銘說,依托當地的水果,公司將進行果干、果汁、果酒等產品的開發,“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一方面可提高當地農產品的附加值,穩定農戶收入,另一方面也可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為貧困戶增收。”
截至目前,彌勒市有紅河州州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4家,全市累計有29家新型經營主體的52個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認證面積達26.66萬畝,其中14家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扶貧。全市105家新型經營主體帶動有產業發展條件的11122戶42363人貧困戶,實現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全覆蓋。
關鍵詞:產業筑起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