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圖說新聞 圖說新聞
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 報道)一清早,擁軍就忙著將牛奶打包,店鋪里奶香四溢。
鋪外排起了隊,牛奶收自老鄉家,好喝且新鮮,顧客都認可她。昔日為供兒子上學賣光了家里的牛羊,如今生意蒸蒸日上,兒子爭氣做了中學教師,日子過得很殷實。
青海最美的草原——金銀灘。
幾公里外的草原上,牛羊愜意地吃著嫩草,隔了一條鄉道,莊稼則在拔節生長,溫暖的陽光下,山風吹拂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這里是農耕區與牧區的過渡地帶,多民族集聚,青稞、油菜是傳統作物,牛羊是優勢產業。
曾經,“守著綠水青山過著窮日子”這一現實困境,像一副千斤重擔壓在這里。瘠薄的草場和土地磨礪著女人們的生活技藝,男人們為打工奔走四方,無論他們如何堅韌,獲得的還是并不穩妥的光景。
這里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由西寧一路向西,近80公里的祁連余脈中,就可以找到這個名為“海晏”的高原小縣城。
如今,這個名字正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途中展現出令人鼓舞的現實模樣。聚脫貧、重產業、優民生一系列舉措不斷更始人們對于海晏的認知。
2015年是海晏的歷史拐點。此后,她的命運開始了對貧困的加速逆轉。
3年,馬生泉打了一場“翻身仗”
進入6月,草原初盛。
縣城中,馬生泉的日子忙碌卻幸福。
馬生泉是海晏縣永強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理,與一支13人的團隊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為居民送去干凈和整潔。三年前,他們還都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臨近中午,馬生泉接到電話,有顧客要打掃商鋪。叫了3名工人,不到2個小時收拾完畢,600元到手,馬生泉分了280元。
“去年營業額50萬,我個人收入就有6萬。”見記者前來采訪,忙著收拾工具的馬生泉有些靦腆地說,“人窮不能窮志,勤勞就能致富。”
海晏縣是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發源地,北接祁連縣、門源縣,東鄰大通縣、湟中縣,南接湟源縣、共和縣,西鄰剛察縣。
金灘鄉新泉村,這是47歲的馬生泉生活了大半輩的村子。家中有16畝山地,一年收成也僅夠維持日常生活,母親身體殘疾,兒子還在上小學,貧困潦倒的生活讓這個中年漢子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2015年新泉村因國家政策整村搬遷到了縣城中,土地被流轉,馬生泉一年能拿到1300元,但這遠遠不夠維持家庭開支。之后馬生泉成立了流動式家政服務工作站,打起了零工。一輛三輪摩托車、一些工具,就是他的全部家當,每天起早貪黑,一年收入不到8000元。
眼看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也嘗到了家政服務“甜頭”,馬生泉對于靠勞動摘掉貧困帽子充滿了期待。不過,剛開始時馬生泉很迷茫:有勞力、沒本錢,到底怎樣才能掙錢脫貧致富? 2017年3月,靠著產業扶持資金和東拼西湊的錢,馬生泉成立了家政公司,當起了老板。
昔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馬生泉當起了老板,日子忙碌卻幸福。
3年下來,馬生泉陸陸續續與13名貧困戶簽訂了勞動合同,并為他們購買意外保險。“我是貧困戶,我也要帶其他貧困戶致富。”馬生泉說,員工每年收入能到2萬元,除此之外在縣扶貧局的支持下每年還會進行業務培訓。
今年,馬生泉公司的業務范圍由家政服務拓展到土建工程、勞務信息傳媒等方面,經營范圍也從海晏縣擴大到周邊西海鎮和剛察縣。
馬生泉的“翻身仗”,講述的是海晏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通過引導與幫助昔日的貧困戶變成今日脫貧模范的典型故事。
“脫貧不脫貧,老鄉說了算。”正如村集體經濟的壯大,改變了東達村發展的維度。
東達村——“錢”景無限
發源于海晏的湟水河,從金銀灘草原淌過。
日頭漸高,尋得一塊樹蔭地,張友龍拿出干糧,大口地吃起來。
張友龍是東達村的村民,也是護林員。“這里的山、水、林、草、湖都要進行巡護,幾天前在地里我還看見了黑頸鶴。”
擔任護林員,張友龍一年可以拿到14400元。“現在東達村的政策好,機遇也多。”張友龍的父親當了村子保潔員,每年有7200元收入,兩個孩子分別上小學和幼兒園,小學是寄宿制,村辦幼兒園也離家不到200米,80歲的奶奶還可以領到高齡補貼,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挺有滋味。
查看蘑菇長勢的牛生有。
“以前,750人的村子有20戶是貧困戶,其中13戶因病致貧,3戶是無勞力。脫貧要‘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我們村還有第三愁——愁娶媳婦!”村黨支部書記牛生有說,2015年前,東達村是海北州最困難的村子之一,“一年娶不來一個媳婦”,當地人都說,東達東達,不是“凍”(霜凍)就是“打”(冰雹),自然條件之惡劣可以想象。
不能再窮下去了!從2015年起,東達村“激活”本村資源:發展蘑菇特色種植,田地進行集約化管理,成立3萬平方米規模的養殖合作社。東達成功“破題”,一躍成為當地一枚象征幸福的標簽。
牛生有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蘑菇種植從2016年形成規模,當年純收入就有13000元;合作社2019年牛羊出欄達7萬頭(只),總產值破億,全村收入1700萬元,村集體收入26萬,養殖業成為支柱產業;4000畝土地如今10人照看即可,解放了全村471個勞動力;
現在好了,“三不愁”實現了,嫁到東達村的姑娘也越來越多,村里150戶人家,有90戶家里都有了小汽車。
村集體經濟壯大的背后,是為周邊提供的脫貧致富發展樣本。
離東達村不遠的倉開村通過整合耕地,成立種植合作社和流轉土地,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9.8萬元。這些錢,村里給建檔立卡貧困戶分了紅,并代交全村水費和部分醫療保險。
以此為帶動,東達村所在的金灘鄉成立了“能人議事會”,號召“能人大戶”、專業合作社、私營企業積極認領貧困戶助力精準扶貧。在東達村合作社中,有9名貧困戶就來自于此,每人每月工資1500元。
向小康生活邁進,源于追求幸福的意志,抱團發展的力量,更有對原鄉故土的熱愛。正如哈勒景鄉遵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種相互供養的樸素法則。
“種養循環”哈勒景鄉“點草成金”
夏味漸濃,草原和人心都萌動著一年之計,每一顆牧草都被期望飽滿。
全部美好,都有理由屬于這片土地上的居民。
“在奔小康的路上,產業發展不能一哄而起,項目單一、同質化的后果就是面臨市場風險。”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黨和政府投了那么多錢,如果沒有讓老百姓有歸屬感、自豪感,甚至優越感,一切都是徒勞。”
聊著聊著,全生貴有些動情。
全生貴是哈勒景鄉的黨委副書記,作為一個牧業鄉,1700多人的鄉鎮人均草場只有360多畝。以前,牲畜多草場少,長期以往導致了環境的壓力。在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如何抉擇,哈勒景給出了答案——農牧業生態循環經濟。
永豐村草產業合作社正在開展青貯草料入窖。
最近正是農閑時節,但才郎龍知布卻沒有閑著。除了要整修秋收機械,他還得照看通過無息貸款買來的160多只羊。
42歲的才郎龍知布是烏蘭哈達村的村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他有兩個身份,村里農機服務隊的隊員和牧民。
“一村一品牌,主副業兼顧,全鄉一盤棋”這是哈勒景鄉現在的發展格局。烏蘭哈達村勞動力多,在鄉上的統一安排下,2018年成立了農機服務隊,選出13名隊員,利用投資購買的收割機和播種機與永豐村合作,實現飼草春耕秋收全程機械化。
才郎龍知布每年春耕、秋收時最忙,作為拖拉機駕駛員,這4個月中每月能拿到2800元左右的工資。他說:“成立農機服務隊,一方面服務了廣大村民,一方面又實現村集體經濟壯大。”
烏蘭哈達村農機服務隊緣于一次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討論。“每逢收割季,都有外地的收割機隊到來,說明我們本地就有很大的市場。”全生貴分析說,而多年來牧民都只局限于非種即養的傳統發展模式,尚未跳脫出“靠天吃飯”的思維。
哈勒景鄉下轄永豐、哈勒景、烏蘭哈達三個行政村。有了農機服務隊作為后盾,永豐村成立了以“草業+飼料”加工為主的合作社,保障全鄉畜牧業發展根基,哈勒景村則根據自身優勢成立合作社發展畜牧業。此外,鄉上還建成了有機肥廠,進行牲畜糞污處理,使循環鏈更加完善。
“這樣一來哈勒景鄉產業形成了‘循環’發展——‘農作物—飼料加工—草食家畜—有機肥加工一過腹還田’的模式。” “點草成金”牧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之前全生貴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下了。
土地對生存的滋養,沒有人比百姓更理解。正如村里老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只要多用心,土地不會虧待咱”。
“美麗鄉村”——東達村。(圖片來源:祁連山報社)
不久,草原上的花就會次第盛開,田間的油菜花也會綻放,美麗鄉村扮靚海晏的“顏值”,也將其置身美麗的“花海”。
而這背后是海晏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州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寫下波瀾壯闊的發展篇章,實現從“貧窮落后”向“脫貧致富”華麗轉身,從“脫貧致富”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持續邁進。
“擺脫貧困,冀以小康,這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海晏縣委、縣政府不斷為之奮斗的目標。”海晏縣民政和扶貧開發局副局長張俊明說,截至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累計脫貧737戶2328人,1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實現清零。
每個數字背后都有一個故事,這些不同的故事,都有類似的后綴——“這樣的光景,以前想都不敢想。”
關鍵詞:河清“海晏”時和歲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