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良渚古城 有聲有色

2020年07月07日 11:20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遺址公園內5G信號全覆蓋,科技監測有大數據支撐,“云展覽”精彩紛呈,研學聯盟讓良渚文化走近青少年……7月6日,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記者再次走進良渚古城,看到遺址的保護、研究、傳承和利用開展得有聲有色。

荷花初綻,風吹稻田,不時有白鷺飛來停歇。城墻遺址、水陸城門、莫角山宮殿區、反山王陵,勾畫出五千年前文明圣地的輪廓。7月6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迎來首個“杭州良渚日”,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也在此啟動。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申遺成功一年來,已有150余萬人次探訪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和良渚博物院。從今年開始,杭州將申遺成功的這個日期設立為“杭州良渚日”。

一年來,浙江杭州深入做好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研究、傳承和利用,努力擔當歷史文化“薪火傳人”,持續擦亮良渚古城遺址這張世界級的“文化金名片”。

數字賦能,創新遺產保護

“我們將嚴格遵守《世界遺產公約》,以世界的眼光、科學的精神,把這一厚重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申遺成功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代表杭州作出承諾。

良渚古城遺址是超大型和超復雜型的考古土遺址,遺產區和緩沖區加起來,足有114平方公里,其中遺存要素眾多。這樣大的范圍,這么重的保護管理責任,如何護其周全?

杭州依靠數字賦能,創新文化遺產保護。圍繞保護管理全域化、信息化、集成化的要求,織密“日常巡查+科技預警”的保護網。

“科技監測是‘多面手’,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監測云,持續不斷采集保護數據。”杭州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主任郭青嶺說,該中心已采集保護數據6000余條、影響因素數據48萬余條,為制定保護方案提供支撐。最近,該中心正加緊完善數據可視化大屏項目,將逐步實現“一屏聯動”的數字化管理應用。

申遺成功后,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陸續啟動實施新一輪陳列展示、基礎配套提升以及老虎嶺遺址公園、瑤山遺址公園建設等“十大工程”。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實現5G信號全覆蓋。

保護好、研究好、傳承好、利用好良渚古城遺址,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張振豐表示,余杭區認真落實“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正積極探索大遺址保護管理與治理結合、人文與自然融合、歷史與現代包容的良渚實踐。

“保護是前提、研究是基礎”,良渚研究也持續推進。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認為,良渚古城城址區的考古和研究已進入一個“邊發掘、邊保護、邊研究、邊展示、邊利用”的新階段。今后考古工作者每年將選一到兩個遺址點進行精細化解剖發掘,可供公眾參觀。良渚實驗考古作坊,也將成為公眾體驗場所。

土遺址保護,尤其是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保護,是世界級的難題。不久前,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與南開大學合作開展的“良渚土遺址的微生物群落分析和保護材料研究”課題,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最新成果。

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文物與遺產管理局副局長孫海波介紹說:“我們選取了兩處考古發掘點,啟動良渚古城南城墻、外圍水利系統老虎嶺遺址保護工程,嘗試科學地、妥善地解決這一難題。”

活化傳承,講好良渚故事

申遺成功后不久,良渚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互辦展覽,為期3個月的良渚文明故宮特展,匯集260件(組)良渚玉器以及商周、漢代等仿良渚風格玉器,接待國內外觀眾50余萬人次。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館的“美麗中國”單元,以“良渚古城——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為主題的良渚文化展精彩亮相,向中外賓客展現良渚文化的光芒。

今年,為了創新文化傳播的形式,也結合疫情防控的需要,良渚文化“云展覽”“云春游”“云直播”“夜游博物院”等活動陸續推出,累計在線吸引觀眾上億人次。

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說,杭州在做好遺產保護的同時,不斷探索讓遺產“活起來”的有益做法,讓民眾體驗和感悟中華五千年文明。

7月6日開始的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活動,繼續創新講好“良渚故事”、放大“良渚聲音”。最近一周,將有良渚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玉見中華五千年文明”線上直播,以良渚博物院院藏的良渚玉器和故宮博物院院藏的良渚玉器為載體,向公眾展示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與別樣精彩。“當文創遇上良渚”線上直播活動,請來文創設計師與博物院社教工作者,與網友一起交流。

如何讓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親近良渚文化?浙江省文投集團、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聯合開發了“良渚古城STEM探索”系列課程,還成立了長三角良渚研學聯盟。

良渚古城遺址有一個“薪火傳承計劃”,計劃用3年時間,培養金牌講解員、金牌志愿者等,培育“熱愛良渚文化、會講良渚故事”的人才隊伍。還將借鑒國內外經驗,籌備“良渚遺址保護研究基金會”,發動社會力量參與良渚文化的學術研究、文化交流、國際傳播。

文旅融合,豐富文化體驗

今年6月13日,杭州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公眾考古體驗、良渚創意市集、主題研學實踐、趣味互動游戲等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讓遺產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杭州西湖、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這三大世界文化遺產攜手成立了杭州世界遺產聯盟。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杰表示,良渚古城遺址將與西湖、大運河以及其他文化遺產聯動合作,以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傳承和利用為核心,促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社會發展共榮共生,讓寶貴的文化遺產世代傳承、歷久彌堅。

“看五千年的中國去良渚”,以此為目標,杭州持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和創新“活態”利用,發揮良渚古城遺址作為世界遺產、文明圣地的輻射效應、集聚效應,讓良渚文化不僅活起來、傳下去,更要“火”起來、走出去。

眼下,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在繼續提升、擴建,良渚博物院二期項目也正加緊推進。不久之后,將有一條長長的“良渚文化藝術走廊”,把遺址公園和博物院“串”起來,游客可以一路走、一路感受品味。園內交通路網也會更加完善,增設標識和文字解說,讓參觀者更有興趣徒步“慢體驗”,而不僅是坐觀光電瓶車“走馬觀花”。

保護和發展不是對立面,完全應該也能夠“魚和熊掌兼得”。2019年,余杭區地區生產總值2824億元、同比增長8.6%,財政總收入726.5億元、同比增長16.5%,為遺產保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良渚古城遺址可持續發展,不僅有力推動遺產地及屬地鎮街鄉村振興、生活富美、文化繁榮,也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內涵、創新因子。

本報記者 江 南

編輯:楊嵐

關鍵詞:良渚 遺址 古城 保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