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用創作為農民工代言
作為億萬農民工中的一員,何真宗的創作道路十分艱辛——既要為生存奮力拼搏,又要為文學創作堅持不懈。但他卻在夢想的指引下,負重前行,創作出眾多“帶露珠”“冒熱氣”“有汗味”的優秀作品。
父親在時/沒有父親節/有了父親節/卻沒有了父親……這是6月21日,農民工作家何真宗創作的詩《父親節》。他曾是億萬農民工的一員,創作文學作品500多萬字,出版自傳體長篇小說9部,先后獲首屆全國鯤鵬文學獎詩歌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這些年,一路漂泊一路歌,何真宗從鄉村走進城市,經歷了很多痛苦和磨難:無助時曾睡過荒山;落難時因囊中羞澀,有家不能回的痛苦;可他都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堅強度過了逆境。最近,正在創作的長篇詩歌《打工往事》《工廠往事》,也已在媒體上陸續發表。
人人都有夢想,農民工也一樣
上世紀90年代初,19歲的重慶萬州區武陵鎮朝陽村青年何真宗因為父親重病需要錢醫治,高中畢業便到沿海地區闖蕩。“很想上大學,成績不錯,尤其愛好文學,一心做著當作家的夢。”何真宗對《工人日報》記者說。
在深圳街頭徘徊兩個多月后,找不到工作的何真宗又回到老家。但面對重病又缺錢醫治的父親,他再一次南下東莞,三個月后終于進入一個塑料工廠工作。
廠區封閉偏遠,生活枯燥,工作辛苦,何真宗感到“我想要寫點什么,我要把自己和身邊的人記錄下來”。他開始伏在鐵架床上創作詩歌,最早一篇發表在廣東《外來工》上,成為當時的熱門詩歌,他也變成當地農民工群體中的“明星”。此后,何真宗對文學創作越發熱愛,他的詩歌也陸續發表。
何真宗說他最欣慰的是自己2005年創作的詩歌《紀念碑》不僅獲得共青團中央“鯤鵬”文學獎詩歌類一等獎,而且在2016年1月廣東東莞兩會上,由市人大常委湯瑞剛含淚朗誦,并以此為由,提交了10份關于保護外來務工人員權益的提案。“我為農民工做了一點實事,這是我最高興的。”何真宗說。
他創作的《城市,也是我們的——一個農民工在廣東18年的奮斗史》被稱為中國首部農民工自傳體小說, 濃縮了中國三億農民工的生存狀況,描寫了他們的精神狀態。這部26萬字的長篇小說被十幾所大學圖書館收藏,在廣東一些地方賣斷了貨。何真宗以自己的經歷和對農民工群體的特殊感情,在書中既描述了苦難,也展示了希望。
“我的經歷和感受是農民工的一個縮影,我有想要說出來的沖動,是非表達不可的、底層的真實聲音。”何真宗說。
近年來,何真宗回到重慶老家,做單位內部刊物的編輯,但卻始終關注農民工題材。“人人都有夢想,農民工也一樣,雖然在大城市里的生活很艱難,但是有夢想就有希望。”何真宗如是說。
打工文學領軍人物之傳奇詩人
“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何真宗說,他一直生活在基層,回到家鄉的城市打工以后,其詩歌開始關注城里的鄉下人,同時也關注家鄉的人文歷史和悠久文化,力圖將歷史的沉重與現實的新貌融合在詩中,表達自己對巴渝大地的熱愛之情。
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讓何真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無數的靈感。在創作中,他嘗試著從打工題材向城鄉題材“轉型”,并以“我的城鄉地理”創作了大量的“城鄉”主題詩歌,先后在《工人日報》《星星詩刊》等刊物發表,也出版了詩集《溫暖的城市》和《我的城鄉地理》。其中,《溫暖的城市》獲第八屆臺灣薛林懷鄉青年詩獎、重慶文學院第四屆創作員優秀作品獎,《我的城鄉地理》獲第25屆全國魯藜詩歌獎詩集二等獎。
“這或許不算是什么成績,我的創作還很粗糙,離“高峰”還差十萬八千里,但我已感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懷。”何真宗說,合理的文學創作扶持機制與獎勵辦法,有效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
“從他鄉回到家鄉,十幾年的勞苦奔波,丟了很多東西,唯獨書籍沒有丟!”何真宗說。
記者看到,在何真宗的家里,有兩個書房,藏書逾2000冊。2019年,在重慶市“全民閱讀”活動中,他獲評重慶市“十佳讀書人”稱號。
“何真宗是寫打工題材文學作品較早的打工詩人之一,他早期的“打工詩歌”引起過很廣泛的關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甚至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著名詩人賴廷階評價何真宗作品時說,其堪稱“打工文學領軍人物之傳奇詩人”。
作為一名進城農民工,何真宗的創作道路十分艱辛,如他一樣奮斗在基層的打工作者,既要為生存奮力拼搏,又要為文學創作堅持不懈,非常不容易。“我始終心懷感恩,負重致遠,今后,懇求文學前輩和同行們多幫幫我,為人民群眾創作出更多‘帶露珠’‘冒熱氣’‘有汗味’的優秀作品。”他說。
編輯:楊嵐
關鍵詞:真宗 創作 農民 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