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人民日報評論快手老鐵“蛋哥”走紅曲《一剪梅》:
應以流動、開放的態度理解流行文化
最近,一段以《一剪梅》為背景樂的11秒短視頻,從快手火到了YouTube,視頻里唱的《一剪梅》登上了歐美多國歌曲冠軍榜單。
不少外國網友用翻唱挑戰、鬼畜剪輯等方式,讓這首費玉清在37年前推出的老歌,意外“出圈”,成為在英語世界爆紅的“神曲”。而被轉化為拼音的“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流行梗。
歌曲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火遍海內外?究其原因,有不少人認為這得益于創作者“蛋哥”清奇的外表和歌曲本身別有韻味的旋律。
但一開始,“蛋哥”也沒想到視頻會火。今年1月6日,“蛋哥”將這則視頻上傳至快手。對于張愛欽來說,這不是一個特別的視頻:在他的快手賬號中,多為自拍視角,拍攝這條時,他只是把往常的聊天,變成了唱歌。
據“蛋哥”回憶:“我記得當時特別冷,我下樓去吃飯,還在飄雪,就有感而發,在雪地里唱了這首歌,并分享給粉絲們。”
直到6月初,越來越多的網友來問“蛋哥”,是不是那個唱了“雪花飄飄”的人。“蛋哥”這才知道,自己的這則視頻在2月初被兩次上傳到YouTube,到5月中旬,這首歌的國際版在全球社交平臺流行起來。
有人用來吐槽頁面太丑,有人用歌詞暴躁刷屏,有人緊跟潮流把名字都改了,還有人學起了中文……與以往翻唱形式不同的是,一句歌詞可以用來表達各種心情,原本描繪下雪場景的語言,偏離了原來的語境,有了新的解讀和傳播。
人民日報在文章中評論道:當經典遇上創意和解構,再借助新技術的翅膀,一場有趣的跨文化傳播就此而起。曾經撫慰國人心靈的《一剪梅》,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讓海外網友有機會放下“望遠鏡”,透過“顯微鏡”檢視東方之美,甚至端起“放大鏡”開始摩挲端詳,試著去理解凝結其中的智慧,感受活力四射的時代,憧憬互鑒互惠的未來。
隨之而來的是“蛋哥”的名聲在海內外打響。“沒想到,轉了一圈,一不小心,成為了國際網紅。”對于這場“意外”,“蛋哥”也禁不住自嘲。
從未想過當網紅,“蛋哥”一直是名演員。“蛋哥”原名張愛欽,今年41歲,在北漂前,曾在山東老家的一個酒吧里表演小品、跳舞。因為導演的一句“你適合演戲,會有更多人認識你”,張愛欽來了北京。
因為獨特的外形,他成為了一名特型演員。和其他演員不同,張愛欽從不挑劇本,全聽安排,且不在乎薪酬。“別人是交錢學表演,我可以拿錢學表演”對于從未受過系統表演訓練的他而言,權當演戲的過程是在進行“實戰演習”。
在演戲上,張愛欽一直很努力。在《智取威虎山》里,他飾演一個土匪,當時氣溫零下10度,按照劇本,需要往身上潑水。為了呈現效果,張愛欽拒絕了熱水,直接潑冷水。此后,《美人魚》、《流浪地球》、《大鬧天宮》、《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些電影,張愛欽都有參演,目前已有上百部作品,“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有”。
盡管這次爆火,并不是因為影視作品中表現出彩,而是源自一首歌的翻唱,但張愛欽依然對演藝事業充滿信心。在他看來,一部戲里,有人適合做主演,而有人就是適合做配角。“我想演的是適合自己的角色,給整個電影加分的角色”就像張愛欽最初選擇演戲,也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一樣,一部戲,讓觀眾看見了他,記住了他,他就覺得自己是成功的了。
毫無疑問,張愛欽這次是成功的。“能讓國外的人通過我的作品,喜歡上中國音樂、學習中國話,這就是最重要的。”一則短視頻,讓一首歌,一個普通人,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聽見和看見,這其中也蘊藏著科技的力量。
正如人民日報在評論中寫道:當悠揚婉轉的東方旋律在手機里響起數億次,工整上口的中文歌詞被更多人輕輕唱起,歌曲片段雖然只有短短幾秒,卻也能讓西方人管窺中國流行音樂的獨特魅力。畢竟,黃鐘大呂與鄉間小調互不沖突、經典大作與草根涂鴉交相輝映,大制作與小創意亦可相映成趣。在新技術帶來更多可能的今天,我們不妨以更加流動、開放的態度理解這種流行文化。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蛋哥 張愛 愛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