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陳曉紅委員: 打造“智能+生態銀行”探索點“綠”成“金”
本報訊(劉洋 王雙)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然而,我國目前生態補償資金主要依靠政府財政轉移支付,來源單一,資金缺口較大,生態資源大多呈現碎片化分布,無法發揮規模效益。
“利用市場交易機制打通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通道,是盤活生態補償資金的重要途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建議,構建“智能+生態銀行”平臺,探索可復制、可推廣、可實現點“綠”成“金”的創新路徑。
從2008年起,陳曉紅就參與了兩型社會的改革建設工作,圍繞生態文明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綠色產業發展、兩型社會標準體系設計、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做了大量工作。在此過程中她參與了流域治理,深感生態補償意義重大。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后,她更是持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每年兩會總要帶上一件“綠色”提案。
“當前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在全國構建和推廣‘智能+生態銀行’平臺,加快落實我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陳曉紅表示,通過生態銀行這一創新融資平臺及手段,一方面能實現生態環保資金渠道多元化,彌補環保財政資金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實現生態資源的有效整合,充分發揮規模效益,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陳曉紅建議,構建智能平臺為生態銀行賦能。建立健全生態補償資源數據庫與資金數據庫,高效投放補償資金。在數據集成的基礎上,整合投放資金和結果數據信息,精確評估資金使用效果。構筑智能監管平臺,強化生態補償監管,對補償資金的籌集與分配實施全程監控。
此外,還要控制投資風險,吸引社會資本。建立綠色項目庫動態發布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生態保護項目。完善綠色金融制度,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拓展生態補償資金來源。擴大可供市場交易的生態資源種類。通過租賃、托管、股權合作、特許經營等形式將零散自然資源流轉收儲至“智能+生態銀行”,轉換成集中連片的資源資產包,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開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資源。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生態 補償 陳曉 曉紅 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