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扶貧“樣板村”的故事
瀘水市洛本卓鄉金滿村地處怒江大峽谷高山,山高坡陡,交通閉塞,耕地稀少,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貧困發生率曾高達85%。被稱為怒江脫貧攻堅的“上甘嶺”。
2015年,國家電投集團云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幫扶金滿村以來,與其他掛聯幫扶單位和洛本卓鄉黨委、政府齊心協力,5年共投入幫扶資金1226萬元,教育、產業、專項幫扶多管齊下,把一個典型貧困村打造成扶貧“樣板村”。
教育幫扶
給山區孩子一個美好未來
傍晚,云南國際駐金滿村工作隊隊長張慶澗來到村民普三者家,與他商量女兒曉福芳在上海讀書的事。
“我們選送5名優秀學生到上海電校就讀,畢業后推薦到公司就業,解決貧困子女的教育和就業問題。”張慶澗說,讀了一段時間,曉福芳思想有些波動,他和工作隊多次談心動員,希望曉福芳堅持下去。
云南國際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從教育扶貧入手,做到不讓一個困難學生失學,阻隔貧困代際傳遞。2016年起,云南國際撥付專項教育援助資金75萬元,每年給金滿村高中、大中專在校貧困學生發放1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教育援助金,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3名、92人次。在金滿完小援建兩個“映山紅”書屋,每年給金滿完小學生定制校服360套、棉被180床,改善學生的生活條件。采取“定向培養”方式,選送5名優秀學生到上海電校就讀,解決貧困子女的教育和就業問題,為孩子們創造美好未來。
基礎幫扶
補齊民生短板
金滿村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出行難、吃水難”問題突出。云南國際投入446萬元,硬化了3條村級公路,修繕3.5公里村間步道,修建了完整的人畜飲水工程和排污排水設施,補齊了民生短板。
“現在,家家住新房,戶戶通山泉水,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金滿村委會主任沈光干高興地說。
金滿村村民祖祖輩輩居住在木板為頂、籬笆當墻、四處漏風的“千腳樓”里,樓上住人、樓下養豬,村里垃圾成堆,污水橫流。
云南國際積極動員投身“美麗鄉村”建設,開展村容村貌大整治活動,組織村民清垃圾、修護欄,安路燈、種花草,使金滿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如今的金滿村,水泥路連到各家各戶,櫻花、葉子花裝點山寨,核桃、香櫞樹郁郁蔥蔥。
產業扶持
拓寬群眾增收來源
清晨,村民小才金扛起鋤頭,到香櫞種植地干活了。
在香櫞產業建設中,小才金和妻子通過培訓,成為香櫞種植技術員,每月工資3000元。
過去,金滿勒墨群眾只會在“土里刨食”。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云南國際和其他掛聯單位針對金滿村人均耕地面積少、種植養殖業結構單一的突出問題,投入資金321萬元,帶領群眾在高山陡坡地套種生姜、山藥110畝,種植香櫞600畝。在公路沿線、農戶房前屋后栽種桃樹、櫻桃、梨樹300畝,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電商平臺,解決銷路問題,讓20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了新的收入來源。
針對貧困群眾勞動技能少、賺錢門路少的短板,云南國際參與舉辦了砌墻、烹飪、養殖等各類培訓班8期,培訓392人次,引導477人次村民外出務工增收。
“以前,我們勒墨人只會種包谷、種洋芋。現在,核桃、香櫞等綠色產業發展了,扶貧車間建起來了,大家有活干、有錢賺,生活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云南國際的真心幫扶,讓我們勒墨群眾過上了好日子。”小才金說。
本報記者 李壽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