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耕育田園守護心靈、耕育倫理健康人生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處于發展和轉型并行時期,科技進步促進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城鎮化讓國民的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抗疫使一部分人心理健康問題顯現。由于各種壓力和恐懼會引發精神疾病,特別在年輕人中都有擴大和加重的趨勢。不管是心理疾病還是心理障礙或是抑郁傾向,都要警惕抑郁癥患者年輕化的問題,提升心理健康素養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人類是從大自然進化過來的智能動物,天生帶有自然情節和綠色生態基因,人類的心靈深處都不由自主的向往大自然。人類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一方面破壞了一部分自然,也改造利用了一部分自然。在破壞和改造利用的過程中,從刀耕火種過渡到農耕的穩定和平衡,其中可持續利用的農耕土地稱之為田園。田園配套了耕育農法、有機質農業、耕育康養組合成了耕育田園。研究表明,田園和大自然能給人們心理健康帶來很多有益影響,在戶外的自然微風拂面或沐浴陽光就能降低人體的壓力,如能置身與牧歌田園、生態農莊、湖濱森林效果更佳。
1、 五月是心理健康意識月
每年5月是心理健康意識月,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提到,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有過心理精神或神經疾病。心理健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心理疲勞是健康最大敵人。目前,精神健康問題的發生率正在上升,而且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精神健康危機。健康中國要求,倡導社會關注,提升全民精神衛生、心理健康意識。
每年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目的引導大學生“珍惜生命,關愛自己”,核心是:關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己,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靈成長,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進而愛別人,愛社會。引領學生走出不良情緒,獲得自我成長。
每年10月10為“國際精神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報道,一半的精神疾病開始于14歲,但大多數病例沒有被發現和治療。抑郁癥是造成青少年疾病負擔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尤其是當抑郁癥長期存在,程度達中度或重度時,可能構成嚴重的健康問題:患者深感痛苦,工作、學習及家庭功能也受到損害,近些年因為抑郁癥而休學甚至退學的例子越來越多。中國是全球抑郁癥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大學生作為一個具有較高智力和追求的社會群體,在新的教育體制和就業形勢下,更易于遭受抑郁侵襲。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郁癥狀。學業、人際、戀愛、家庭以及就業壓力或成為大學生抑郁癥的誘發因素。
2、 國家政策強調提高國民心理健康素養
2016年以來,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文件中均提出要提高國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2019年7月我國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將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列為“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2019年1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等十一部委為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聯合制定了《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強調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到2022年底,建成有利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預防干預措施,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為增進兒童青少年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國奠定重要基礎。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要求積極開展生命教育、親情教育、愛國教育,培養學生珍視生命、熱愛家人、愛國愛民的意識,培育積極心理品質。倡導兒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狀態、科學運動、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減少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誘因。
3、 國內外居民健康素養情況
心理健康素養在國際上已經對心理健康政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國家展開了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項目,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等地的研究表明,一些具體干預措施可有效提升人們的心理健康素養。我國的心理健康素養措施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模式,而要服務于我國當前國民心理健康促進的需求,適合于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對國民心理健康影響的規律。最終的目標是在社會中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讓公眾普便掌握心理健康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在心理異常時能夠及時識別癥狀,克服病恥感,積極尋求專業幫助;在心理正常時能夠保持良好心理健康行為,積極預防心理疾病,幸福生活。
心理健康素養作為心理健康促進的重要因素在國際上已有大量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素養有利于及早識別心理疾病,獲取及時有效的支持和治療,從而改善個體和公眾的心理健康。人們關注心理健康素養,目的在于維護和提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養作為加強心理疾病預防和早期干預的手段,維持和促進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可以像健康素養一樣越來越受到共眾的重視,而且也需要更多的公眾為促進心理健康而采取積極行動。
4、 田園生活是療育心理健康的良方
2020年春節,人們在居家生活期間除了期盼生態食材、生態飲食外,最大的向往就是田園牧歌的大自然,哪怕是居所周邊花草樹木,人們也過目難忘、記憶幽深。大自然的聲音具有喚起人類記憶的特殊能力,泥土對心靈的撫育好于任何藥物。在田園中,我們使用的視、聽、嗅、觸和味覺等感官越多,收益越大。聆聽樹葉的聲音或是嗅一嗅雨水的芬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接觸大自然會讓人們身心愉悅,充滿活力。同時,也會讓人感到生活更有意義更有目標,做起事情來也更得心應手。
幾個世紀以來,跟自然有關的人類活動,如園藝和農耕,一直被世界各地用來治療撫慰心理健康,“自然”的藥方可以治療抑郁和焦慮癥。當我們看到動植物不懼嚴冬酷夏頑強的生命力,那種四季輪回的節奏和再生重生的力量可以給人們帶來生命的希望,大自然對人類的這種魔力具有神奇力量,幫助人們應對生活中的焦慮,消除生活的壓力。當你看著綠水青山、藍天白云都能讓你暫時從不斷壓力中解脫,而照料一顆植物和一個動物的成長可以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撫育能力,看到動植物茁壯成長時就能帶給我們一種成就感,這對精神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尤其顯著。
5、 田園與自然慰藉心靈的作用顯著
田園有一種旺盛的生命力量,大自然和田園中存在著一些對于我們靈魂的平靜至關重要的遺傳代碼。在現今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媒體和電腦娛樂占據了一部分人的時間,這部分人成了“屏幕控”奴隸。大自然對心靈有慰藉作用,尤其有益于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丹麥一項新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多接觸自然,成年后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會顯著減低。在田間耕作、生產、勞動,雖然身體會疲勞,但是心情會愉悅。有利于睡眠、消化、減壓,治療預防身體和精神疾病。
人類對大都市生活與精神疾病的關聯研究起于上世紀30年代,學者們認為,喧囂吵鬧、環境污染、經濟壓力等問題成為人們心理疾病的誘因。根據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捕捉到的綠色地帶圖像,結合國民登記冊數據進行比較,發現了童年期接觸大自然與心理健康的潛在聯系。大自然能促使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增強他們的社會凝聚力,對心理健康起到良好作用。
6、 耕育倫理促進生活快樂、人生健康
耕育倫理道德(下稱倫德)是耕育倫理和耕育道德的合稱,耕育倫德是在中華農耕倫德精粹的基礎上,與生態倫德、耕育文化、耕育文明綜合集成的優秀活態體系,也是中華倫德的傳承與創新。耕育倫理道德核心理念:善良真誠、互敬互愛、天地人和、修身保節。耕育體系融合了勞育、美育等學科,其核心理念:回望農耕、耕讀新傳、生態保育、文化倫理。耕育倫德是涉及農業、文化、飲食倫理道德等諸多交叉領域,耕育倫德與耕育文化、耕育文明、耕育農業、耕育農法、耕育田園、耕育技藝、耕育康養、耕育美膳、耕育品牌共同形成耕育體系大家庭。
人類與生俱來有與大自然情感聯系的本能,耕育心理學將中華傳統中醫系統論、整體觀、辯證觀的原則引入心理學的領域,促成心理研究方法。耕育田園和生態志愿者健康理念,可以改善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有利于情緒健康、意義深遠。
田園是人與自然發展情感的紐帶。田園生活會幫助人類身心和諧、心理平衡,通過觀察到生命的生生不息和周而復始,回歸田園、擁抱大自然可以減輕壓力,恢復意識,降低焦慮心理狀態。耕育療法、耕育心理學從建立新型人與天地和社會關系,通過耕育田園培養國民健康素養。建立生態飲食食療、耕育自然療法、耕育心理療法;療育身體、療育心靈,最終實現人和自然共同的健康。(作者孫建系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